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前言 写在出发前
一直希望有一款相机,能够有着轻巧的体积、较高的画质,可以伴随着我轻装游走各地。当微单出现的时候,我知道我要的就是这样一款相机。而在所有的微单品牌中,我和大家一样,无疑被索尼的“奶昔”系列闪电击中。当年索尼推出NEX-5C和NEX-3,尽管NEX-5C性能出众,做工不俗,但是考虑到价格,我还是决定入手NEX-3,可是它竟然不在中国上市。
今年,当索尼在中国推出NEX-C3的时候,这款有着多种外观色彩的机器一下子吸引住了我。尤其是对于粉红色的“草莓奶昔”,相信很多女孩子都会拜倒在它的石榴裙下。
很多人都很迷惑为什么从NEX-5C到NEX-C3,索尼微单命名中的“C”字母和数字调了个个儿。实际上,NEX-5C中的C是指“CHINA”的意思,是针对中国市场而进行的命名。而NEX-3后面应该是没有C的,所以它也最终没在中国市场上市。而NEX-C3中的“C”则是“Compect”的意思,即小巧、紧凑的意思。
而在匆忙的简评过后(索尼NEX-C3转接福伦达35/1.4试用评测 ),笔者带着这款自己梦寐以求的相机,游走在北广成的出差路上,在本次旅行中对NEX-C3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NEX-C3有了自己的一些体验感受。因此,本次非正规严肃的评测,主要在于借这次长时间的旅途试用,说说对NEX-C3的个人看法。
外观感受——时尚 轻薄 小巧
要说外观,我相信没有人比索尼更懂得时尚,也没人能比索尼更懂如何抓住用户心理。本次发布的NEX-C3具备了三种颜色外观——黑、银和粉色。当然,粉色自然是最为抢眼时尚的一种颜色,对于女性用户,甚至一部分男性用户来说,粉嫩的粉色无疑更具个性。本次测试,笔者也特意要到了一款粉色,索尼还赋予它一个甜死人的称呼——“草莓奶昔”,I like it!
从体积上来看,通过对手柄的改进,NEX-C3在手柄一侧的厚度看上去比NEX-5C薄了很多,但实际上最薄处的厚度应该是差不多的。在高度上,个人觉得NEX-C3比NEX-5C还要高一点。
必要的翻转屏
以前我个人也觉得翻转屏可有可无,但这次却发现翻转屏设计确实不可或缺。有它,你不一定会使用,但是没有它,需要用时方恨无。本次试用过程中,笔者也试用了索尼另外一款没有翻转屏的相机,常常在需要用到低角度和高角度的时候就会“恨屏不能翻”。现在,在有与没有翻转屏之间,我愿意多出三五百元去拥有它,因为在必要的时候它真的能让你更加轻松,也让你的拍摄事半功倍。
不过在所有的反转屏设计中,索尼的设计并不是最完美的。它只能上下翻转,进行竖拍的时候就只能左右翻转,操作就会有些不方便。不过这并不是多严重的问题。
手柄设计利弊共存
NEX-C3的外观还是塑料机身,这样机器就能更轻一些。触摸起来并没有太严重的塑料感,这得益于NEX-C3机身的良好工艺。在握持上,NEX-C3的手柄不再那么厚,手柄和卡口之间的间距增大,这就给用户手持时留下更大的空间,手指不至于那么拥挤。
NEX-C3的手柄更浅,和卡口之间的距离更大,手指放置的空间更大,
有利于指甲长的女性用户握持,但是出汗时会有松滑的感觉
索尼称,这样的设计是考虑到女性用户留长指甲的需要,这样,女性就不用再担心你的美丽指甲会和机身发生冲突了。
从个人的使用感受来说,虽然NEX-C3的手柄有防滑颗粒设计,但是如果手柄内侧能够增加一块蒙皮,或许手持牢固感会更好一点,否则,稍微出汗的话还是会有点滑。
此外,NEX-C3具备标准的USB接口和HDMI接口,虽然是小事,但是却非常人性化。个人很讨厌专用接口什么的设计,一次出行,数据线就一大堆,而对于NEX-C3,我们只要一根标准的USB数据线,读卡器、移动硬盘和相机什么的都可以搞定了 。
操作系统
NEX-C3延续了NEX-5C的操作系统,背面的按键操控区非常简洁。利用一个拨盘和两个功能键,由于拨盘本身带有四向导航键以及一个中心确定钮,因此所有的功能都可以通过这几个按键更改设置。
NEX-C3机背很简洁。一个拨盘(带四向导航键及中心按钮),两个按键
NEX-C3的开机键是和某些单反一样的拨杆设计,有利于用户快速开关机。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点。另外,独立MOVIE键让相机在任何模式和状态下都可以迅速启动视频拍摄,紧挨快门钮的回放键也很方便,右手食指就能很方便地够到。合理的按键布局让我们只用右手就能操作很多功能。
在使用这个系统的过程中,有方便之处也有不足之处,和单反比,NEX-C3的独立功能按键少,很多设置不得不 进入二级菜单页面进行设置。但是和其他DC相比,NEX-C3的操控人性化了许多。像我这样的初次使用者操作起来也非常容易上手。
不过,好在NEX-C3支持软键设置,我们可以对机背上下以及拨盘左右两个按键的功能进行指定。这样一来,我们就可拥有4个特定的独立功能键可以直接操作。这样可以根据用户自己的使用习惯来指定按键功能。笔者就将这四个键分别指定为对焦设置、ISO、WB和图片格式等功能,操作起来就方便多了。
NEX-C3配备了3.0"、92 万像素的Xtra Fine液晶屏,并采用TruBlack “纯黑”技术。TruBlack "纯黑"技术不仅可利用液晶屏自身的多层涂层,还可利用屏幕及其强化玻璃之间的特殊树脂层来抑制反光。因此可以用高对比度显示出拍摄对象的细节和微妙的色调层次,从而使液晶屏取景变得确实轻松。
出色的显示屏显示效果是索尼相机的一贯优势。该机的屏幕不仅可以手动设置亮度,放在自动亮度设置上,相机就可以根据外界的明暗自动设置LCD亮度。此外,所见即所得也是这类相机的一大优势,尤其是对于菜鸟级别的用户来说,曝光、色彩等都可以在肉眼可见的情况下进行控制。
另外,在NEX-C3的机顶有一个附件接口,通过这个接口可以转接可拆卸的外置闪光灯或者是闪光灯扩展器以提升闪光灯的高度。此外,在兼容性上,NEX-C3还支持SDXC卡,有HDMI接口。
总之一句话,NEX-C3的操作系统,简单易用,但是并不如单反快捷。
感光度表现 ISO800是分界
NEX-C3采用了1620万的Exmor APS HD CMOS影像传感器,而NEX-5C只有1420万。总像素一下子提高了200万,像素密度必然也增加了,那么这多少让我们有点担心NEX-C3的高感表现。
另外,NEX-C3的低感光度依然只有ISO 200,没有更低的感光度这依然是个小小的不足。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相机在各级感光度下各种细节表现吧。本次拍摄使用光圈优先,标准创意风格,饱和度、锐度和对比度均为标准设置。高ISO降噪关闭,长时间曝光降噪开启。因为拍摄的快速速度都比较高,也就是说,基本上本次测试中,降噪功能没有起作用。
从100%截图我们可以看到,在没有降噪的情况下,NEX-C3在ISO 800以下的低感光度噪点控制得非常好,锐度也非常高。而ISO 16O0开始能感觉到明显的饱和度下降,噪点增多,但是画面并不算粗糙,细节和锐度也有一定的保留。从ISO 3200开始,画面细节丢失比较严重,但是噪点却并不是很明显。总的来说,要想保持高画质,ISO要低于ISO 800,但是ISO 1600和ISO 3200也有一定的利用价值。ISO 6400和ISO 12800的画质损失则非常严重,尽量避免使用。
总的来说,个人感觉和NEX-5C比起来,NEX-C3的像素总数虽然增加了,但是高感表现并没有因此变差,当然也没有变得更好,两者维持在差不多的水平上。
画质对比 和前辈平手
很多人想知道NEX-C3和NEX-5C对比,画质到底是提升了还是下降了还是持平了。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际样张来说话吧。
都使用ISO 400拍摄,从画面整体来说,两个机身的成像都不错,尤其是在高感控噪上,两款机器都表现良好,画面还算比较干净。如果仔细分辨,在这种光线极度差的环境中,NEX-C3在暗部的噪点控制上还是不如NEX-5C。但是在细节上,NEX-C3没有输给NEX-5C。
而在这张ISO 800的高感对比下,两款机器的高感表现再次证实是相差无几的。甚至在色彩和细节表现上,两款机也没有太大区别。而考虑到NEX-C3的像素高达1620万,因此,个人认为NEX-C3其实已经算是胜出了。
好玩有创意的“照片创作”
在北京刚拿到NEX-C3的时候,我们进行了简单的试拍。NEX-C3在功能上的最大亮点莫过于增加了一个实用“照片创作”操作界面。在“iAuto智能自动”模式下,点击机身右侧确认键,即进入创作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可以添加诸如“背景散焦”、“美肤”、“自拍”、“生动”、“色彩”、“亮度”和“效果”等7个选项。这7个效果模式是可以叠加的,用户可以进行随意的组合,从而进行全新的创作。
在“照片创作”这7种功能效果中的“照片效果”又有11种效果可选。他们包括“亮调”、“强反差单色”、“玩具相机”、“分色(彩色)”、“分色(黑白)”、“流行色彩”、“复古照片”、“局部彩色(红)”、“局部彩色(绿)”、“局部彩色(蓝)”、“局部彩色(黄)”。这11种效果只能选其一,无法叠加。个人认为,NEX-C3最有意思的就是这11种效果。
那么这些照片效果拍摄出来是什么感觉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北广成三地游,深入体验一下NEX-C3的照片效果带来的魅力。这里主要体验了一下11种照片效果,同时我们还选择了背景散焦、中度美肤、生动和亮度几种效果和这11种效果进行叠加。也就是下面你所见到的绝大多数照片都是使用“照片创作”拍摄得到的效果。
照片效果-亮调 适合拍摄日式小清新
在拍摄人像的时候,如果模特的服装和背景都是比较浅的颜色,我尤其喜欢用亮调拍摄,这样可以让画面形成干净简洁的效果,拍摄出来的效果有着日式小清新的感觉。下面就是我们在广州站拍摄的一些样片。
拍摄中,模特皮肤本身比较黑,但是使用亮调模式还可以掩盖模特的这个不足。此外,画面中有一些无法避免的杂乱场景,这个模式也能有所掩盖。
照片效果-强反差单色 适合人文纪实
强反差单色效果也是个人很喜欢的一个效果,高对比度的黑白影像往往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去掉色彩对人们视觉的干扰,能够让观者直视画面最中心的地方。在街拍或者人像拍摄时侯,用这个模式能够更突出主体。街拍也能用过黑白线条和明暗对比来简化画面的视觉元素,从而形成更强烈的视觉效果。
除了这种强反差效果给人有力的视觉冲击外,笔者也发现在这些照片效果模式下,图片的锐度也非常高。下面可以看第四张图的100%截图,锐度相当高。
照片效果-玩具相机 漂亮的lomo风
玩具相机这个听起来有些小儿科的效果模式其实是笔者最喜欢的,它其实就是大家常用的lomo风格。你可以自行选择暗角的大小,获得不同的lomo效果。这个模式不仅通过暗角压暗了边缘,让主体更加突出,而且色彩更加饱和,对比度也更高,色调变得有些复古。
除了前两幅作品,后面的样张都使用照片创作,图片叠加了“生动”色彩效果,有的还叠加了“亮度”效果,因此,画面主体不仅色彩饱和,而且明亮通透,再加上玩具相机效果获得的一种复古色调和暗角,使得这种lomo风格又有别于普通相机的lomo效果,视觉冲击力更强。
照片效果-流行色彩 华丽的色彩表现
如果你想体现画面的色彩感,那么绝对应该使用流行色彩模式。这种模式下,图片效果有着超出寻常的艳丽色彩和饱和度,有时候可能会显得过饱和,但是绝大多数时候都非常取悦人的眼球。
个人觉得,NEX-C3的流行色彩效果由于色彩饱和度非常高,更加适合拍摄风景和静物,如果是用于拍摄人像则很容易会显得人物皮肤较暗。
照片效果-彩色和黑白分色 抽象版画
NEX-C3的色彩分色和黑白分色两种效果是很抽象的,他们的成片效果类似版画。略去画面细节,分离色彩,表达非常抽象,更加适合体现色块和线条感。
色彩分色效果的适合表现色彩板块,而黑白效果更适合表现一些线条感。这种版画效果用在数码相机上还是第一次,个人感觉挺新鲜的,而且根据曝光的不同,同一场景也可以获得不同的版画效果。这种效果有一些超现实的感觉,用好了也蛮有趣的。
照片效果-各种单色保留 体现你的别具匠心
以前早就看到过很多人为了突出某种感情或者主体,特意在后期PS的时候保留主体的色彩,而将其余画面都变为黑白。这样的效果能将人们的视觉焦点第一时间被彩色的主体吸引。现在,索尼的保留单色效果完全不用你后期辛苦的抠图PS了,它允许我们选择保留红、黄、绿或蓝四种单色。
本次试用没有尝试保留蓝色,但是同时对这几个单色保留也有一点意见。我最喜欢的是保留红色,但是似乎红色可识别的色彩范围却是最窄的。比如上图中模特的嘴唇,相机并没有把嘴唇上所有的红色都保留下来,有一部分红色没有识别,而且有些红色在拍摄的时候显示是有的,但是最后效果却没有保留下来。这种问题在其他几种模式中也多少存在,因为使用红色保留比较多,所以感受最深。希望索尼在今后的固件升级中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能像某些DC那样由用户指定保留的颜色就好了。
视频拍摄也可以用照片效果
照片效果让图片拍摄更有趣味,可玩性更高,不仅如此,NEX-C3的照片效果在拍摄视频的时候同样有效。这就意味着我们用NEX-C3拍出来的视频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平淡,动态的画面中有更多的效果会让视频看起来更加生动有趣。下面,我们就简单试用了几种效果拍摄视频。
三种效果拍摄的视频
这段视频里用了三种效果,一种是玩具相机效果,另外两个是保留黄色和保留绿色的局部彩色效果。当然,这个视频本身并没有什么创意,仅仅是为大家展示一下视频当中加入效果后会是什么感觉。对于不懂在视频中添加复杂效果的家庭用户来说,这个功能可以让他们拍出跟往常不一样的影片,使用起来趣味性也更强。
普通模式下拍摄的视频
这段视频没有任何效果,仅仅是想让大家看看熊猫宝宝活泼可爱的一面。由于没有长焦镜头,因此拍摄画面也仅限于此。
美肤效果-让肖像拍摄事半功倍
个人感觉NEX-C3的美肤效果非常有用,尤其是对于不想后期费劲PS的用户来说,机内的美肤功能已经完全能够达到磨皮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在其他各方面综合考虑,提高画面素质。
另一组100%截图的对比;左为美肤模式JPEG直出;右为RAW转JPEG
(点击可查看大图)
大家可以从上面的两组对比图中可以看到,如果是没有美肤效果的RAW格式,模特眼睛部位的锐度并不高,脸部皮肤偏黄,还有细小颗粒。而在设置为中级的美肤效果下,模特皮肤有明显的磨皮痕迹,皮肤得到亮化美白,锐度也大为提高。
关于镜头和成像
对于NEX-C3来说, 个人觉得它至少有两种用户群,一种是不懂摄影的家庭用户,他们只需要有一个轻巧便携又好玩的相机,NEX-C3对他们来说非常适合日常外出携带,18-55的套头已经能够满足日常拍摄的需要。至于这支套头的成像质量,家庭用户不会太在乎,但也绝对比他们常用的DC要强。
焦距:55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32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NEX-C3+18-55套头摄于成都锦里
焦距:18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4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NEX-C3+18-55套头摄于成都宽窄巷子
焦距:33mm 光圈:f/4.5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2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NEX-C3+18-55套头摄于成都宽窄巷子,大碗茶
焦距:55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3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套头可近距离拍摄微距
焦距:48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2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套头摄于机舱内
焦距:33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125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NEX-C3摄于广州南沙海滨沙滩
实际上,套头虽然只有18-55mm焦距范围,但是在NEX-C3上相当于27-82.5mm,包括了广角到中焦的范围。因此,不管是人像、静物、纪实、风景还是微距,这支镜头都能轻松应对。因此,利用好这支镜头一样能得到非常不错的图片。
关于兼容镜头
前面说了NEX-C3的两种用户之一的家庭用户,而另外一种用户可能就是想用NEX-C3作为随手拍的摄影发烧友。这部分人对画质要求较高,更注重自己的创作,套头对他们来说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不管是为了拍摄也好还是为了亮骚也好,一枚“风骚”的镜头绝对是必须的,尤其是手动头,比如福伦达、蔡司、徕卡什么的。
本次,笔者也特意借来了一支福伦达35/1.4镜头把玩了一下。下面说说我用这支镜头拍摄的一点心得体会。
这是一支从外观上看非常迷人的镜头,F1.4的大光圈,金属材质,久违的光圈环和对焦环带来良好的操作手感。镜片前组的镀膜反射着迷人的光彩。在和NEX-C3搭配拍摄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这种手动头必须通过转接环转接到NEX-C3的E卡口上。这支镜头无法实现自动对焦,只能手动对焦,但是NEX-C3可以自动测光和曝光。此外,在手动对焦的时候,NEX-C3具备对焦辅助功能,一方面可以进行15倍的放大,辅助手动对焦。另一方面,NEX-C3的峰值检测功能也能提示合焦的位置所在。
第二,使用这支福伦达手动镜头时,NEX-C3不支持“照片创作”。这个时候我们只可以单一的选择照片效果拍摄,而无法将多种效果进行叠加拍摄。这一点让笔者挺意外的,转接镜头的用户也需要注意这一点。
焦距:0mm 光圈:f/1.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16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0mm 光圈:f/1.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16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0mm 光圈:f/1.0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1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0mm 光圈:f/1.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10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此外,这类老镜头微距功能比较弱,所以要想拍摄一些特写有些困难。而在拍摄的图片信息中,无法显示镜头光圈和焦距信息。这支镜头在F2.8以下的大光圈成像比较肉,在F2.8及以后成像则非常锐利。
实拍展示高感表现
前面测试了NEX-C3的各级感光度,说ISO 800是个分水岭。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用到NEX-C3的高感,尤其是照片效果模式下,相机会自动设置感光度,不给与你手动调整的机会。 而为了获得高速快门,很多时候相机都会使用高感。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在实际拍摄中,NEX-C3的表现到底如何。
焦距:0mm 光圈:f/1.0 ISO感光度:640
曝光时间:1/6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0mm 光圈:f/1.0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13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0mm 光圈:f/1.0 ISO感光度:1250
曝光时间:1/6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0mm 光圈:f/1.0 ISO感光度:1600
曝光时间:1/6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样张中的环境都是在夜晚极为昏暗的环境下拍摄的,从这几个不同感光度的样张我们可以看到,ISO 640的时候,树叶的脉络清晰,锐度非常高,色彩也很通透饱和。而ISO 800的时候,猫咪的毛发在这种昏暗的环境下确实有所损失,但是锐度和色彩依然很高。实际上,后面两张ISO 1600的样张也都有着出色的表现。这充分证明,NEX-C3的高感,ISO 1600确实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其余功能简介
由于NEX-C3的最大改进就是照片效果和视频拍摄时的运用,所以本次外出也主要试用了这些效果。对于其他索尼相机一直以来就有的功能这里只作简单介绍。比如DRO功能和HDR功能,这两个可以提升画面宽容度的功能非常实用。平常我在拍摄的过程中,都会将他们设置到自动模式下,由相机来自动判断是否需要使用HDR和DRO功能。
NEX-C3具备RAW格式,而且可以使用RAW+JPEG格式进行拍摄。因此,对于总是担心JPEG画质的高级玩家来说,就可以用RAW+JPEG格式为自己的后期留下空间。不过,当使用照片模式时,相机只能用JPEG储存,因为RAW是源文件不会保留效果在里面。不过个人认为,在使用照片效果的时候也能同时存储RAW文件就好了,对于摄影师来说就有了一个最基本的保障,又能快速看到JPEG的照片效果,在不满意直出效果的时候还能在后期重新PS图片。
NEX-C3的对焦模式很完善。前面提到了NEX-C3具备手动对焦时的一些辅助功能。其实在对焦系统上,NEX-C3远不止于此。除了有常见的AF-S和AF-C模式之外,NEX-C3还有一个DMF模式。这个类似于单反镜头的全时手动对焦设计。当完成自动对焦后半按快门,如果觉得焦点不在我们想要的位置上,可以再进行手动对焦微调。
其余的像手持夜景模式、傻瓜式的智能自动、全景扫描和3D全景扫描等功能都是索尼相机上的常见功能,因此这里就不赘述。而NEX-C3的机身防抖和除尘功能也能为用户解决很多后顾之忧。
在兼容性上,除了前面提到的使用福伦达这样的转接镜头时自动对焦和照片创作功能不被支持外,NEX-C3的兼容性还是很不错的。它支持SDXC卡,可通过转接环兼容索尼a卡口的所有镜头。还可以通过HDMI接口于索尼BRAVIA电视连接分享影像。并可以配备外置闪光灯。
优点:
轻巧便携 外观时尚
操作系统简单好用
照片效果丰富 直接出片效果好
照片效果可叠加
照片效果可以在视频拍摄时使用
有RAW格式
需改进的地方
转接手动镜头时照片创作不可用
总结
个人认为,NEX-C3是一款可玩性非常高的个性相机,对于家庭用户来说,你可以用它的各种效果拍出更漂亮的照片,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你可以用它来创作更有趣的画面。
它外观时尚、体积小巧,不管是专业摄影师还是业余爱好者还是家庭用户,只要你愿意,可以随时将它带在身边随时拍摄,其体积和分量又不会对你的行动构成负担。另外,小巧的个头和翻转屏等设计让拍摄者更隐蔽,对被摄者更不具备侵略性,这样有利于我们平常的街拍。如果你单纯想吸引眼球,那么选择一款粉色的一定能提升你的回头率,粉红色的NEX-C3绝对是“潮物”。
NEX-C3易用的操控体系不会排斥任何一个其他品牌的用户,你很快会感受到它的亲切。好用的操控体系是提升用户体验的直观途径。
接下来就是各种照片效果了,照片效果的存在,尤其是照片创作模式的存在让NEX-C3的可玩性更高,你可以随意组合得到不同的效果,尤其是对于一些不会后期,或者懒得后期的用户来说,NEX-C3可以让你直接拍摄出片,你直接就能用这些图片发上网去分享。不需要任何技术就能拍摄出漂亮的照片谁不喜欢呢?更何况,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对这些效果善加利用,还能创作出更有思想的图片来。如果你追求画质,那么NEX-C3也提供RAW格式,低感下的细腻画质加上索尼的各种色彩效果,只要不是吹毛求疵,其实在玩家级别上,NEX-C3也就足够了。
其实个人认为NEX-C3并不是为那些极度追求画质的人而设计,使用NEX-C3就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滤镜效果,享受把玩这个相机的操作系统和各种照片效果的愉快体验;享受拍摄过程中创作出了新感觉的照片、记录了和平常不一样的影像的这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充满了惊喜乐趣。这才是NEX-C3给我的最大感受。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