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当你用这么一台单反拍照时,视频的创作就顺其自然了。被佳能美国官方网站推荐使用EOS-1D X拍摄的短片《破碎》(英文名Shattered)就是这么一部作品。导演是摄影院校出身的Tyler Stableford,他直言置身于如此美景中,照片已经不能表达心中的感动,唯有一段加上配乐和解说的视频才足以诠释灵感的真谛,1DX就是最好的武器。
佳能1D X是一款将速度与全画幅(高像素)融合的机器,双DIGIC 5+处理器和测光专用DIGIC 4处理器,14张/秒的连拍速度,1810有效像素,在配置方面EOS-1D X算是全画幅单反阵营中的佼佼者。
而南迦帕尔巴特峰是世界第9高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西端“地结”上,海拔8126米,被印度河深切环绕。它的攀登死亡率极高,又被冠以“食人峰”的别名。《后山》作者Stevea成功征服南迦帕尔巴特以后的内心独白,激发起《破碎》导演Tyler Stableford的灵感,重现这段故事,让大家置身于攀登者的内心世界。
虽然拍摄地并不是南迦帕尔巴特峰,但为了重现这段经历,Tyler Stableford不得不把拍摄地选在一个与南迦帕尔巴特峰相似的地方。这样的环境中,参数早已不是考验机器的唯一标准。低温、水雾以及身体的承受力都会对拍摄产生影响。《破碎》绝不是你抱着机器按一下按钮就出来的作品,每一秒视频都倾注了整个团队的执着。当顶级单反遭遇彻骨严寒,究竟会碰撞出什么火花?跟随笔者的文章,一起走进《破碎》的幕后吧。
·前期策划:商业化到个性化的转变
对Tyler Stableford来说,去征服世界各地山峰的想法从十岁开始萌生,这种想法已经占据了他内心三十余年,现在终于有机会把它记录在影片中了。
Tyler Stableford从摄影院校出身,经常拍摄一些大题材的广告作品,也参加过电影剧照的拍摄工作。但他希望通过一种更强大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创作才能,很快他发现在阐述故事方面,视频相比照片更直接和快速。
《破碎》重现了Stevea攀登南迦帕尔巴特峰时的场景,而Tyler Stableford则扮演故事的主角Stevea。《破碎》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纪录片,片中更多通过场景还原以及内心独白强调主人公内心的痛苦、挣扎、犹豫以及矛盾的心情。
Tyler Stableford策划方面的两位合作者都是很有经验的电影人,他与其中一位合作了7年,彼此之间早已产生默契,影片中一半的镜头都出自他的才华。在做脚本时,他们曾考虑是否把《破碎》拍成一部电影,但很快这种想法就被推翻了。
Stevea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登山者,但《破碎》剧情是虚构的,他们并不想把它拍成一部纪录片,那样太枯燥。虽然这是一部商业作品,但对于他们来说更是一个个性化的项目,可以把生活中的经验融合进去,让它展现最真实的美丽。最后讨论出的方案是:要把《破碎》拍成一部“视觉诗”。
·准备:各种神器和一架坠毁的直升机?
整个团队共有8个人,包括2名随团记者,拍摄成本在5万美元以下。佳能EOS-1D X是主要拍摄器材,在雪地里保护机器是最主要任务,好在1DX并没有那么“娇气”,2天的拍摄过程中从没有“抛过锚”。
为了体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主要的解说部分Tyler Stableford决定后期在录音棚中完成。但为了体现视频的真实性,人物呼吸、破冰以及大风呼啸的声音需要现场采集。所以Lectrosonics SMQV无线发射机、Roland Edirol R-44 数字录音机以及森海塞尔SKP2000无线麦克风、MKH-416指向型麦克风则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Roland Edirol R-44 数字录音机具备4个通道24比特无压缩192KHZ的高标准采样能力,在声音录制方面堪称神器。而且重量仅为1.3公斤,非常适合这次的拍摄环境。
当然,还有一架坠毁的遥控直升机。Tyler Stableford坦言这是一个失望的时刻,他们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飞机在起飞后的20秒坠落,看来低温对它的影响要比1D X大得多。
·地面拍摄:移轴镜头是关键
保护、保护还是保护,虽然我们从不担心雪花会对1D X的机身造成影响,但是对镜头以及液晶屏幕的影响是我们最担心的。尤其是液晶屏,如果被雾化了会对我们的观测造成致命影响。
液晶屏遮光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液晶屏遮光罩摄影师可以更加准确的观察屏幕,增加对焦精度。同时镜头前的UV镜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镜头前的水滴相比于UV镜要更难处理。
同时,为了在影片中传达一种沉重的视觉感受,《破碎》中大量使用了移轴镜头。这样整个影片有一种幽灵般的模糊感,让观众看不出明确的行进路线而沉浸在暴风雪的想象中。要让观众明白这不是一次欢乐的户外运动,而是一段主人公的内心旅程。
《破碎》中Tyler Stableford还设计了一些夜间镜头,环境中几乎没有光源,不可能通过常用的补光灯补光,唯一的光源就是事前准备的强光手电筒。好在佳能EOS-1D X扩展IOS最高有204800,而使用的25600 ISO应付这类场景游刃有余。
·空对地协作拍摄:体积优势尽显无余
《破碎》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攀岩,拍摄过程充满危险,Tyler Stableford也请来专业的攀岩选手作为助手完成拍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影片中那些精彩镜头是如何完成的。
由于制作周期要求,在攀岩前肯本没有热身时间,所以专业选手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巧便携的机身再次成为了谈论主题,在一些好莱坞电影的汽车追逐戏中,单反凭借小巧优势早已有所斩获。在《破碎》攀岩的拍摄中,单反所带来体积上优势是专业广播级摄像机所不具备的。
为了多方位体现攀登的刺激,Tyler Stableford还在地面上安排了机位。通过由下向上拍摄,悬崖高度感就会表现的淋漓精致。而现场声音采集,也是通过无线信号传到地面上的数字录音机中。
·后期全流程:调色、剪辑和录音
《破碎》的后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配音、剪辑以及调色,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破碎》的后期制作流程,这才是真正的幕后。
《破碎》的后期负责人是一个对质量要求十分苛刻的人,录音是找另一个专业配音员完成的。Tyler Stableford回忆在录音时,一句话反复路数次都达不到他所要求的感情色彩,好在这种付出是值得的,成片效果令人激动。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看到《破碎》幕后制作的完整流程,也亲身经历了一部伟大短片的诞生。这是《幕后》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本系列文章主要介绍优秀视频作品的幕后故事,让您近距离接触世界最优秀的单反视频玩家以及团队,感受单反视频的魅力,享受用单反记录短片的趣味。
零基础系列教程《从头开始做视频》 |
如果你爱玩视频,就别错过以下内容 |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