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器材频道 > 新闻资讯 > 正文

黑明、贾樟柯北影对谈“影像·人·理想”

0 2013-06-20 06:59:00   蜂鸟网   作者:高帅   责编: [原创]

    2013年6月14日下午,第六届佳能“感动典藏”摄影大赛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了主题为“影像•人•理想”的贾樟柯与黑明对谈活动。继去年“影像的本质”对谈获得成功后,本届大赛再次为广大影友献上了精彩的影像课堂。著名电影导演、刚刚在戛纳国际电影节斩获最佳编剧奖的贾樟柯,和著名纪实摄影家、本届摄影大赛评委黑明,与现场800多名观众一同分享了影像中的故事,以及通过不同形式实现理想的心路历程。 

黑明、贾樟柯北影对谈“影像·人·理想”
贾樟柯、黑明讲解“影像•人•理想”

黑明、贾樟柯北影对谈“影像·人·理想”
著名导演贾樟柯

    贾樟柯,著名导演,山西汾阳人,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1995年拍摄第一部57分钟的短片《小山回家》得了香港映像节的大奖。2006年凭借《三峡好人》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2010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授予他终身成就金豹奖,成为有史以来获此殊荣最年轻的电影人。2013年,凭借《天注定》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

黑明、贾樟柯北影对谈“影像·人·理想”
著名摄影人黑明老师

    黑明,1964年生于陕西,1990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曾获全国德艺双馨优秀摄影家和首届全国百杰青年艺术家称号,并获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黑明老师多年来一直用纪实摄影的方式关注世界,先后出版过20余册摄影图集,影响力遍及中、法、美、日等国家。曾任中国青年杂志社摄影工作部主任。现在中国青年杂志社供职。

    两位老师通过作品解读和思想碰撞,解析了从内容构思到呈现形式的整个过程,对谈中火花跌出,一次次博得赞叹与掌声。摄影大赛正是希望通过大师的分享,带动大家对影像的了解与热爱。

 

  其实说到影像,影像的呈现方式非常多,他背负的视觉艺术、商业价值、历史记录、社会与人等意义也千差万别今天。他生于西北,长于高原,他对自己的追求充满热忱和探险般的兴趣。他牢牢抓住自己的每一个灵感,把它变成现实。他凭借20余部作品,获得中国当代摄影师大将和中国十大摄影师等多种奖项。多年来他一直用纪实摄影的方式在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他就是中国著名纪实摄影家、第六届佳能“感动典藏”摄影大赛评委黑明老师。

    第二位,他自命为“一个来自中国基层的民间导演”,追求影像“对现实表象的穿透力”。他的作品通过个性鲜明的纪实风格—拓展,也倾力专注于历史变迁中的细枝末节,在冷酷的现实中保持着一种温暖的基调。

    从《小武》发端,到上个月刚刚斩获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的《天注定》。他的影像世界重新诠释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他是享誉国际的导演贾樟柯。


我的作品·与人有关(1)


我的作品·与人有关(2)

  关于“影像·人·理想”,贾樟柯说道:对自己来说,喜欢艺术并不是一个很小时候就有的理想,我自己是生长在山西汾阳,吕梁山区的一个县城,在这个成长的过程里,逐渐的你会积累很多人跟事,你生活有了这个履历之后,在我的性格里就产生了很强的表达的欲望,那个时候也很茫然,你有很多话想说,而这些想讲的话都跟人的命运,人无常的经历有关系,因为我成长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我自己70年出生,80年代正好是中国一个大变动的时期,从那个时候一直开始到我中学毕业,社会挺不平静的。在这个不平静的社会背景下,你会发现很多人被这件所影响。所有的想讲的话,所有想表达的东西都跟人有关。

  那个时候一开始不知道做什么样的工作,像很多乡村少年一样,最初拿起来的是笔,因为笔比较简单,然后开始尝试写诗,后来也写小说,就是一个文学青年,但是我个人总觉得我并不是最擅长这些东西,而且觉得他不能够完整的表达我自己的情感。我后来发现了影像,影像这样一个直观的媒介,他可以把我们所关注的社会还有人瞬间的通过直观的形象的方法呈现出来,在这个影像里面,我自己又比较喜欢电影,我觉得它是动态的,因为如果是一张图片,可能它对我来说没有连续的时间,所以我后来选择了电影,不管是小说还是图片还是电影,我觉得我在这个过程里面,我觉得你总有一个表达最原始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就是人,如果我不是因为被人感动,被人的命运所震惊,我觉得我不会有这样的冲动。所以当我有机会成为一个创作者,有机会发表自己的作品,创作自己的电影的时候,我觉得你的思路肯定还会全部在人身上,很难想象一部电影或者一个作品焦点不在人上,特别是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大的变动里面,我觉得这个变革直到现在还没有停止,我觉得每一个个人受到周遭的影响特别多,甚至被动的受到命运的影响。

  和贾导相似,黑明也说道:也许我出生的地方没有特别美的风景,拍照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拍过美的风景,风景在任何时候没有多大的变化,我觉得只有人这个东西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所以说我到现在拍照片30年了,没有拍过风景,只对人感兴趣,我觉得只有拍人才能表达我自己内心的感受,这么多年我先后做过100个知青、100个农民、100个大学生、100个抗战的老兵,很多100个,大概有一千多人,都有特别详细的对话,甚至整理成了文字,先后整理出了200多万字的故事。

    什么样的人,能打动他们,成为被拍摄的对象呢?贾樟柯说道:我觉得很难说什么样的人,固定一个类型会打动你,我觉得人在各种各样的时刻,各种状态里面,我自己工作的时候有一个习惯,我特别喜欢旅行,因为我觉得在旅行里面,在这个过程里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接触不同的面孔。我记得我在电影学院读书的时候,每一个假期,我自己都喜欢从北京坐长途汽车,因为我家就在一个公路旁边,去陕北的长途汽车一定要经过我家门口,所以我会从学校到丽泽桥坐长途车,一直坐到门口,第二天在公路边再拦一辆长途汽车,这条路我走了无数回,其实两边的风景,我心里都了然于胸,哪个地方有什么都很熟悉,但是你会发现公共汽车里面是一个流动的画廊,突然会上来一对年轻人,一看他们要到前面的县城去买东西,可能突然会上来一个人披麻带孝,从他忧伤的面孔里,你知道他乘车去下一个目的地奔丧,去告诉亲戚出了丧事。有时候会突然出来一个小偷,你看他上来溜达一圈,得手或者没得手,在这个过程里有各种各样的经历,这个过程我始终特别喜欢这样的旅行去接触这些面孔,我觉得有时候人的形象会给我带来很大的想象力,很大的启发,提醒我们人不同的经历和记忆。我一直保持了这样的坐车的习惯,甚至时候我觉得可能,比如说我再2007年拍了两组工人,一组工人是在广州的服装厂里面,都是女工,你看她在劳动的过程里,汗水浸湿的发丝,我觉得非常美,她有一种综合的美感,另一组是拍山西矿区的矿工,我特别喜欢他们刚从井下上来抽烟的样子,每个人都很疲劳,都是不怕生死的样子,远远的看,你会觉得最美的就是这样的时刻。所以我觉得有时候,我自己的电影就是偏向于记录的风格,很多人误解以为记录是很简单的,把摄影机摆在街上或者某个场景就能拍,其实不是,因为在日常里面蕴藏着非常多的美感,其实你在处理视觉的时候,处理画面的时候,这些东西它能够带给我的是一个很深刻的一种情绪上的影响。最主要不是因为纪实,最主要是因为美,在那些时刻,我们能够捕捉到感受到一个人真正打动你的美感。

    现在社会的进程特别快,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办法慢下来,去观察身边的一些事情,比如说我们经常生活的小区开了一家店,我们自己都可能没有发现,两位老师是怎么保持用这个慢的节奏态度去观察身边这些人,这么多年工作下来,你也可以保持这个节奏?


影像背后的故事·贾樟柯

    贾樟柯道:我们需要影像生活,我们可以从艺术家的视线里面发现新的观点,我们可以通过艺术家的作品来分享他们的这种角度,比如说刚才看黑明老师他拍的一组照片,这里面有老照片跟新拍的照片,有时间的对比,有文字跟图片之间形成的关联,从他的照片里面,如果有影像生活,有艺术生活的人我们不单是每天有娱乐,我们适当的时候看看画册看看展览,我们拥有这样的艺术生活的话,我们可以获得这些你所说的可能需要慢才能捕捉到的东西。另外一方面,你有一个习惯,有一种工作是拍摄,无论是拍照还是拍电影,当你真的是在取景器后面拍摄的时候,我觉得你会变得敏感,你也会变得有观察力,所以我觉得影像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它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你可以尝试着去多接触这些艺术作品,一部分就是你可以尝试变成一个拍摄的人,因为现在数码这么方便,大家完全可以去变成一个可以慢下来,可以逐渐有观察力的一个人。

    而黑明老师则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道:我这些年为什么对人感兴趣,对什么人感兴趣,我记得我在很多年前,我去云南的丽江在做一个关于东方方法的摄影集,我去那边发现马路边卖的一套明信片,当时是美国的国家地理的一个叫洛克的人拍的这组照片。他曾经在丽江拍了很多照片,其中有很多丽江人生活的照片,也有雪山的照片,这些照片当时给我的触动特别大,那个山还是那样一座山,一点变化没有。这个山我们现在看和我们拍的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现在拍的丽江的人和那时候完全不同,我们可以想象,一百年前走在四方街的人,他们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精神状态又是什么样子,和现在人的精神状态完全不一样。因此我觉得只有人才能吸引我。我做的人,我首先是必须是我感兴趣的。

    时代,像一个历史的变革、时代的变迁,包括每个人经历不一样,都会在人的眼神和细节上体现出来。贾导也和我们分享了他每张作品背后的故事,感兴趣的网友不妨观看本页中的视频。

·讲述影像中“人”的故事

    在以“人”和“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备受关注的今天,本届佳能“感动典藏”摄影大赛也特别设立了专业人文组。很多影像创作者将视点落在身边的人和他们的生活上,然而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准确的捕捉到人物的特性,讲述特别的故事,让更多人产生共鸣呢?

黑明、贾樟柯北影对谈“影像·人·理想”
活动现场

    黑明老师以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到2013年的《走过青春》、《公民影像》等七组共百余张作品为例,展示了他对人物、人生以及社会的刻画与纪实。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通过多年坚持不懈拍摄的系列组照,为此,他历尽艰辛,饱尝人间悲喜。30年来,除了将珍贵的作品奉献给社会之外,他更收获了与被摄者的友谊。甚至还通过作品挽救了被摄者的生命:他拍摄的一张病人的照片后来被刊登在报上,读者被照片及病人的遭遇所打动,最后大家帮助他实现了换肾手术。

黑明、贾樟柯北影对谈“影像·人·理想” 黑明、贾樟柯北影对谈“影像·人·理想”
黑明作品《走过青春》(左)和他早期作品《铁饭碗》(右)

    黑明老师总结道:“很多人误以为记录是很简单的,其实不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蕴藏着非常多的美感,在处理视觉画面的时候,这些东西能够带给我一种情绪上的影响。最重要的不是纪实,而是美,在那些时刻,我们能够捕捉到、感受到一个人真正打动你的美感。”

    以电影作品关注“普通人”的贾樟柯老师则表示:“当我有机会成为一个创作者、有机会发表自己的作品、创作自己的电影的时候,我觉得你的思路肯定还会全部在人身上。”他向现场观众分享了《工厂记忆》和电影《天注定》剧照两部作品。

黑明、贾樟柯北影对谈“影像·人·理想”
贾樟柯摄影作品《工厂记忆》

  《工厂记忆》是2007年贾樟柯在拍摄《二十四城记》取景时“偶得”的一组作品,他在废弃的厂房中成为一个拍照者、一个“拾荒者”。这组作品是由受访者照片和捡到的旧票据、旧证件、旧照片拼合而成的;而今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获奖作品《天注定》,则是采用戏剧化的手法表现近几年发生在底层人物身上的突发事件,希望借此来重新面对事件并反思。 

    贾樟柯说:“很难想象一个作品焦点不在人上,我觉得我在这个过程里面,我觉得你总有一个表达最原始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就是人。如果我不是因为被人感动,被人的命运所震惊,我觉得我不会有这样创作的冲动。”

黑明、贾樟柯北影对谈“影像·人·理想”
活动现场

    通过两位老师的对谈,我们知道好的作品是可以讲故事的。在本届摄影大赛数千幅人文作品背后,都蕴含着不同的故事。摄影人们正在拿起相机记录普通或不普通的人和事,并展现给更多的人。

  同事黑明老师也和我们分享了他的作品背后的故事,他说道:拍照片,每个人都有一种不同的经历,都有一个起步的阶段,拍照片的时候就特别注意这种光鲜、色彩、对比等这些东西,所以在拍摄最初的时候,总是希望找一些带有一些艺术性的场景,像这样的照片就是我刚开始拍照片的时候拍的。

    用这种单幅的照片,尽量用自己的摄影语言去表现一些普通百姓的生活。我们那时在80年代拍照片,都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文艺青年那种拍摄的方法在拍。

    比如说对于摄影来说,确实是只喜欢纪实摄影,这些年我先后出版的这些书都是这种,都没有什么抽象的概念,我不希望仅仅在摄影圈内去传播。

    这是我今天带来的我其中的一本书,叫《走过青春》,做一些摄影,不管是做任何艺术,不管是做任何工作,我觉得很多人都是受一些家庭的影响,或者是受一些周边环境的影响,好多人问我为什么拍知青,你当过知青吗,其实我没有当过知青。这个照片就是我的父亲曾经管理着很多知青,我姐姐和哥哥也是知青,我在这个年龄的时候接触到了知青,因此有这个情节,所以我大学毕业做的第一个就是知青的选题。

    知青这个选题我总共做了100个人,它的结构完全是不同的100个人生状态,比如说这里面有大学的老师,有小学老师,各种各样的人生状态都有。我就是希望它不仅是有典型性,也有它的特殊性,跑了大概有三年的时间,采访了100个人,我很多的摄影都是在全国各地去做,这个老师叫杨卫,他是清华大学的老师在他15岁的时候去陕北插队,他父亲是清华大学的主任,他走的时候,他父亲说你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所以他在窑洞里读完了初中和高中的课本,他从小受的教育是不一样的,恢复高考之后,他第一年就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毕业之后,他又去美国的布朗大学读博士。他先后获得了13项国家的科技进步奖,美国一个力学协会的主席说,将来国际力学协会主席的位置很有可能交给中国的杨卫。在我采访他的时候,他骑一辆自行车。

    另外一幅作品讲的是一个作家叫史铁生,可能我们不少人都读过他的小说。他曾经在陕北插队的时候瘫痪了,瘫痪之后回到北京一直就住在地坛附近。一开始给家具城画图案,后来在鸡蛋壳上画脸谱。最后为了感到自己的生活,然后开始尝试写小说,第一部小说叫《我们的角落》,被田壮壮拍成了电视剧还是电影,第一部就是为他拍的。后来这个人一直坚持写作,写了很多小说,后来是北京作协的副主席。

     我在拍这些照片的时候,我特别希望每张照片都是不同职业的人,我在采访的时候,他说我们一起回来的知青还有背死人的,他说在八宝山,我就去八宝山找,最后找到了这个人,去的时候有一个同事说要跟我一起去,要看看我怎么采访,我早晨8点钟去他的火化厂,他带着我一直在车间看他的每一个车间,每一个火化过程。

    另外一幅作品是北京钢琴厂的工人,付泽光生活特别艰难,因为他生病之后,他媳妇也辞职了。这个照片拍的时候,我特别希望把他拍得像医院,在他家里,放一些药瓶、水瓶,然后拍了这张照片,给人感觉特别像在医院。有一次有一本新书在图书大厦做宣传,付泽光来了,我说你怎么来了,他说上次报告之后,很多人帮忙,所以我觉得我们的一张照片其实还是可以帮助别人的。

    这个女的曾经是玉渊潭中学的业余体校的一个,她叫王春英,他插队的地方是壶口瀑布那个地方。她是游泳爱好者,她去黄河游泳,有一次差点淹死,一个船工把她救了,然后王春英节经常去给这个男的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我去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条件非常差,但是现在这个场景看,他们条件并不差,我们看窑洞里怎么会有冰箱呢,他说前两天去镇上抓彩票抓着的,也卖不了,最后就当柜子了。

    这两个人都是南池子小学,小学一年级就是同学,一起上小学,一起上高中,这男的是雕塑系毕业的,这女的是油画系毕业的。这个男的作品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有他的作品,那时候要建纪念堂的时候,在全国各地征稿,他当时是一个在校的大学生,他把他的作品邮寄到北京之后入选了,所以最后他的作品列在天安门广场,他一直为这个事很骄傲,现在很多大城市都有他的雕塑作品。这个女的也是油画圈很有影响的一个人。

    这个是我在一个村庄里拍的一组照片,我一直有一个想法,想用我的相机表现中国农村的变化,真正的中国农村我们在座的人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农村是什么状况。这个村子就是在西北的一个小山村,我在这个村子里第一次是1996年,我现在还经常去,这个村子我第一次去的时候是在香港回归之前,我在去这之前去过很多地方,但是都因为语言问题没有进行下去,最后选择了陕西来拍这个照片。这个村子是1903年从毛乌素沙漠来了一个年轻人,到了这个山里发现有大面的空地没有人种,所以他在这挖了第一口窑洞在这开荒种地。

    这是村民委员会的主任,俗称村长,他就是一个初中生,他媳妇儿让他离开村子到城里去打工,但是他特别希望能带领村子里的人致富,所以他一直留在这个村子里,现在还是村长。

    这个照片是我这本书对63个家庭介绍的第一张照片,每一张照片有一个切入点,这张照片是从爱情开始讲,为什么从这张照片开始,这张照片,这个老人是这个村子出生的第一个人,他父亲曾经是一个少年的时候来到了这个山沟,然后挖了一口窑洞,然后创建了这个村子,所以他是这个村子当年出生的第一个婴儿。

    我在这个村子很多年,所以说这个村子里有什么事情,他们经常给我打电话,这个人叫刘胜利,我记得第一次去这个村子采访的时候,村子里拍了两个民兵跟着我说我是特务,这个刘胜利一直跟着我,给我背着包。当时他家里两个小孩都感冒了,我就给了他两盒药,他特别感动。我在那一个星期所有人都怀疑我是坏人,只有他不怀疑。然后就跟着我在村子里跑了一个星期。等到我走的时候,他要送我一个东西,他的身份证,他说你把这个拿着,我当时说你将来有用,身份证怎么能送给我,他意思就是这上面有照片,你拿着可以做一个纪念,最后我只好拿着,不能让他那么失望,人家给个身份证你都不要。就装到我的摄影包就背回来了,过了五六年也没给我要过。后来我去,他就管我要身份证,他说现在县里重新分户口,现在家里五口都是黑户,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身份证的重要性,后来我回到北京之后赶紧把身份证给他寄去。这是他父亲去世,他给我打电话,他问我要不要来拍照片,因为他们认为我什么都拍。后来他跑到城里专门给我打电话,最后我去拍了这个照片。后来刘胜利买了一个手机,后来给我打电话,他说我试一下能不能给你打电话,后来半夜又打过来,他说我看看村里能不能打到北京。村里打不到北京,他就跑到山头上打。

    我在拍这些照片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来,和知青的照片是完全不一样的,知青的照片都拍得非常安静。我觉得我们的摄影,每一部都应该是不同的,每一个都是瞬间的,都是在他们劳作的过程当中,我不希望他们和知青一样坐在那里,每一个选题我还是希望用不同的方法去拍摄。

    这个照片我讲的是年轻人进城打工,这个小伙子进城学了汽车本,他学了之后就去城里边给别人打工开车。通过这张照片,鼓励农村青年出去打工。

    下一张,这个照片讲的是当年的一个抓彩票,当年全国各地流行抓彩票,他们好不容易攒了两百块钱,回来时把两百块钱都抓完了,最后抓的是肥皂盒,年也没过好。

    这个女孩是村子里特别有理想的一个女孩,这个男孩也是,他们俩一直想到城里去,这个女想当女演员,这个男孩想当一个司机。当我把他们的故事在中国青年报写出来之后,浙江的一个企业就给他们写来了信,要圆他们的梦,男孩念书他们给解决入学问题,来回车费也给报销。然后他们打电话给我,说黑明,敢不敢去,我说可以去。后来他们还是没有去,他说村子里也没有电话,说不敢去,万一是骗子,把我们一家三口人都卖了就麻烦了,所以他们对社会不放心,在农村对社会不放心,况且在城里对社会更加不放心。这样一个边缘的村庄对社会都是这么的不信任,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现状,最后这两个人都没有走。

    每张照片都有一个故事,每张照片我都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角度,虽然说在窑洞里,但是我还是希望能从影像、构图能够有一些新意,所以在拍摄的时候,不希望人那么呆板。

    这个照片是我当时给他们拍身份证,有一年我去,正好赶上他们拍身份证,如果我不拍,他们每个人就要花6块钱拍,这个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我拍照片是不要钱,所以说要我给他们拍身份证的照片。拍完之后,洗好回到北京给他们寄回去,就能省他们一点钱。

    这个人是他们村子里的党支部书记,他是村子里唯一上过高中的人,这个人给我印象特别深,因为我去时间不长他就当了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对我也特别关照,比如说我住三个代表活动室住了十来年,他从来不说你别住了,或者说什么,从来不说,我一直住在那里,对我也特别好,这个书是2004年拍的,为什么叫《一百年的新窑子》,就是因为在2004年的时候,这个村子是一百周年。

    在我看来摄影不仅是一种艺术,也离不开技术创作,如果不同的选题使用不同的摄影语言,使用不同的摄影器材,也是很重要的创作环节。我觉得适应确实是这样,我在拍摄的时候,每一幅作品我都希望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我最早在拍西藏的时候也是用135的相机,当出版社给我编了画册的时候,我觉得不是我要的西藏,所以我放弃了那个画册,我重新去了西藏,用宽幅的相机去重新拍摄,因为我不希望我的照片和过去一样,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摄影就像我刚才在那段文字里说的,不仅是艺术的一种创作,我觉得技术上也可以让这种摄影有所变化。

    另外一个,我觉得纪实摄影不仅要重视影像,也要重视文字,只有影像和文字结合,才会有更多人去关注。完全的艺术或者完全的影像作品特别让人难以理解,如果我们配上文字,肯定可以让更多人理解我们的声音。

    我在少林寺的园子里搭了一个摄影棚,用脚手架搭的,用白色的布蒙在上面。白色布上面一个口进太阳光,用这个自然光完成这组照片。等到下午四点的时候没有太阳了,我们也就收工了。在少林寺一共拍了两组照片,还有一组是拍他们的生活,讲述他们为什么要出家,讲述佛教背后的一些故事。

·分享成长经历 接近影像理想

    现场800多名观众中,有不少都是热爱影像创作的学生,除了分享作品以外,两位老师也提及了自己在影像之路上的成长经历和创作方法。

黑明、贾樟柯北影对谈“影像·人·理想”
两位老师讲述自己的艺术人生

    黑明老师介绍,他小时候学过一段画画,后来一直想当一个画家。所以在拍摄之初,总是希望找一些带有一些艺术性的场景,同时他展示了几张上世纪80年代的早期作品。“在80年代拍照片,都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文艺青年在拍。”30多年的摄影之路,他拍摄了并采访了1000多人,先后整理了200多万的文字故事。

    同样出身于西北的贾樟柯老师说起自己踏上电影之路时提到:“那个时候一开始不知道做什么样的工作,像很多乡村少年一样,最初拿起来的是笔,作一个文学青年,但文字不能够完整的表达我自己的情感。我后来发现了影像,影像这样一个直观的媒介,他可以把我们所关注的社会还有人的瞬间通过直观、形象的方法呈现出来。生活的经历也很重要,有了这些经历才有强烈的表达欲望。”

黑明、贾樟柯北影对谈“影像·人·理想”
两位老师现场点评观众作品

除了老师在台上的讲解外,摄影大赛更为年轻摄影人提供公开分享作品、与名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对谈结束后,五位本届大赛参赛者代表登台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了创作心得,与两位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老师们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了风趣幽默的点评。

黑明、贾樟柯北影对谈“影像·人·理想”
黑明、贾樟柯与现场幸运观众合影

对谈活动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画上句号。“影像•人•理想”对谈,让名师名作影响更多人,让年轻摄影人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

  活动最后,黑明说道:我觉得摄影首先有一个好的定位,无论从技术的还是艺术的,然后再考虑怎么去拍,然后再考虑怎么去呈现,拍出来照片干什么用。比如说我的摄影这些年我一直在用画册和书的形式,把我的多少呈现给大家,我觉得用这样的方式去做,我的影像能够走到民间,我的作品也能够进入历史,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我的作品。

    贾导则说道:我觉得可能在座的有很多都是刚刚从事摄影工作或者学习摄影的,大家在这个职业里,在这个行业里刚刚起步,我觉得可能大家选择摄影或者一些电影,都是首先出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所以我觉得反而是要一直想一个问题,就是个人跟众人的关系,因为如果它仅仅是一个让我们个人愉悦的爱好可能是不够的,因为我们要产生一个作品,要产生一个公共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你个人的情感表达,要跟众人有一个共鸣,我觉得一直寻求这个共鸣点背后你所要承担社会的责任,甚至艺术的责任,它才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立足点。

珍藏摄影大赛每一次深度分享,期待更多的精彩佳作诞生。愿摄影大赛带动和感染越来越多的爱好者,让影像理想照进现实。

欲知大赛详情请登录:http://www.canon.com.cn/contest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