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器材频道 > 厂商动态 > 正文

拒绝小容量--英睿达M550 1TB 固态硬盘试用

0 2014-09-22 00:16:06   蜂鸟网   作者:蜂鸟网 [厂商稿]

  相对于传统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具有重量轻、安全性好、能耗低、无噪音、数据综合稳定性佳等诸多优点,在数据读写速度和即时相应速度方面,更是有着极其明显的优势。因此早已被许多行业内用户视为未来取代传统机械硬盘的全新数据存储介质的换代产品。不过,由于此前普通固态硬盘容量大多只有64-120GB左右,受容量限制,它们更多的时候仅仅被用户们作为一块系统盘来提升开机速度而已,在而今更多的大数据传输与存储应用上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前不久,作为专业生产设计固态硬盘的美光,推出了一款新型的大容量固态硬盘--M550 1TB 固态硬盘,则使拥有这种硬盘的用户可以充分享受到固态硬盘真正的极致体验。

拒绝小容量--英睿达M550 1TB 固态硬盘试用 

  Crucial 英睿达M550 SSD

开机速度的显著提升

  作为美光面向高端用户的新型硬盘,由于采用了新型数据传输线路和闪存芯片,M550第一个最为明显的优势就是该硬盘的读写速度的明显提升。实测表明,这款硬盘的写入速度要比此前广受好评的美光M500硬盘还要快。表现在开机速度上,那就是当使用完全相同的WIN7 64位操作系统和其他硬件环境时,这块硬盘能在11秒内完成从开机到完全进入桌面的过程,而此前的M500则是15秒。而除了开机速度明显提升之外,该硬盘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大型3D游戏的载入速度,以战地4这样的第一视角战斗3D游戏为例,其首次载入的时间只需要12秒,比起动辄2、3分钟的机械硬盘而言,真的不可同日而语。对于游戏玩家而言,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无需漫长的等待就可以酣畅淋漓的厮杀战斗,期间的快感,则不为常人道也。

连续数据读取速度的快感

  假如你认为M550相对于M500仅仅是开机速度和游戏载入速度的升级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由于运用了全新的数据总线设计和闪存排布,该机的连续读写速度也获得了明显提升。我们在使用专用测试软件AS SSD Benchmark对M550进行测试时,该硬盘的数据平均读取速度达到了568MB/S,而写入速度则为503MB/S,4K数据读取为31.3MB/S、写入则达到了120.4MB/S,不但明显高于以前的M500硬盘,更是超过了许多顶级固态硬盘的综合数据读取能力持平。而在ATTO Disk Benchmark这个以突发大数据量读取为测试重点的硬盘测试软件中,M550的数据写入速度最高则可以达到487MB/S,而读取速度则可达到508MB/S的高速。其读写速度的提升最大的实际意义就在于:可以明显的提高连续的大容量文件的读写速度。测试中,如果使用光驱位硬盘盒将该硬盘直接通过串口线与主板连接,一个50GB版本的蓝光电影可以以每秒近150MB的速度进行拷贝,而这样的速度时以往普通USB3.0移动硬盘的3倍,这意味着,十部50GB蓝光高清电影只需要不到1个小时就可以拷贝完成,而把M550硬盘1T的容量全部考满也只需不到2个小时,而在以前,如果是使用传统机械硬盘,则需要大约近1个上午才能拷贝完毕,有的时候,还会因硬盘过热而死机,让所有的数据重新来过。

大容量设计的实用意义

  除了在稳定性、读写速度、开机速度等方面的进步之外,M550不同于以前传统固态硬盘最大的地方就是该硬盘最大有1TB的容量。而在以前最多120G左右的容量只能是当系统引导盘,装上1、2个游戏提高启动速度而已。我们知道,在以前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混用的时代里,因为固态硬盘空间受限,许多玩家就只能在固态硬盘上安装1-2个游戏解馋而已,要想玩别的游戏,就必须卸载了再重装,期间的安装与等待过程让人比使用传统的机械硬盘更难受。或者为了节省空间,而只能把游戏安装到传统的机械硬盘上去,这样在游戏读取或存储时还是非常慢,根本无法发挥出固态硬盘的实际优势。但当用户使用1TB的M550时,这些问题及就不存在了。因为空间巨大,任何游戏基本都可以实现随便装,而不再因为硬盘空间不足和硬盘速度的矛盾踌躇。

  大容量的设计不仅意味着用户可以随心所欲的在硬盘中安装自己所喜欢的大型游戏,还意味着用户可以以非常短的时间存储、拷贝或转取各类高清视频文件,这样就可以更为自由而方便的根据自己的喜好流畅、迅速的观看大型高清视频。或与朋友进行大型文件的拷贝与交流。

  事实上,随着英睿达M550 1TB大容量固态硬盘的出现,已经催生了一种全新的应用固态硬盘的方式,固态硬盘将不再仅仅作为提升系统开机速度这样一个噱头的硬件产品,而将因其速度、稳定性和容量的全面进步,成为真正提升计算机应用体验感受的新型产品。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