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中国有句老的谚语,叫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虽然我没有读到万卷书,但是却有了行万里路记录。九月中旬的德国科隆之旅,足足8100公里的距离、11个小时的飞行、跨越了亚洲和欧洲两大洲,让我对万里路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为了减少这次旅行的负担,我特意带上了比较轻便的小型微单相机:佳能EOS M2,镜头选择为EF-M 22mm F2 STM饼干镜头。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饼干镜头不是一支全能型的镜头,不过我并不这么认为,经过这次德国科隆之旅,完全佐证了我的想法。
停机坪上的联合航空飞机
不要误会,这架美国联合航空并不是我们此次的座驾。在机场候机的时候,刚好这架飞机被推出,隔着机场候机楼的玻璃拍摄,对于佳能EOS M2这样小巧的机器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搭配22mm的定焦镜头可以尽可能的贴近玻璃,而减少玻璃的反光。
一觉醒来,根据飞机GPS信息显示,这里已经到了俄罗斯的上空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科隆,不过我们要先抵达杜塞尔多夫机场,然后再坐火车去科隆。下午从北京出发,一路蓝天白云,时刻都能沐浴到阳光。接近十一个小时的飞行之后,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居然还能赶上同一天的日落和夕阳,是不是很神奇。
德国的火车站站台和国内差不多,但是人并不是很多,而且火车是允许携带自行车的,所以我们经常能看见携带自行车的旅客将自行车直接推到站台上等火车。
二战时期英美空军轰炸科隆,据说就是以这座大教堂为参照,但是事实是不是这样,已经无法考证,而且这座大教堂的修建几经波折,差不多用时六百多年,所以当我看到这座建了六百多年的哥特式的建筑时,心中涌现的是激动和感慨。
·探秘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是世界第4大教堂,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莱茵河畔,它是由全欧洲两座以最高塔为主门、内部以十字形平面为主体的建筑群。一般教堂的长廊,多为东西向三进,与南北向的横廊交会于圣坛成十字架;科隆大教堂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将人的视线引向上天,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文字来源:百度百科)
由于大教堂内不允许使用闪光灯,同时也允许使用三脚架,在光线不佳的情况下对相机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得益于佳能EOS M2机内强大的智慧拍摄模式,最终的成片效果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的。而且在这种环境下拍摄,拿小机器既不会引起注意,同时也能快速的获得自己想要的效果;再加上这款相机的Wi-Fi功能,能快速的将照片导入手机而进行社交网络的更新。
大教堂长144.5米、宽86米,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自1864年科隆发行彩票筹集资金至1880年落成,它不断被加高加宽,而且建筑物全由磨光石块砌成,共16万吨石头如同石笋般建筑而成。
教堂外型除两座高塔外,还有1.1万座小尖塔烘托。教堂内共有10个礼拜堂,中央大礼拜堂穹顶高43.35米,座位5700个,供神职人员所用的共有100个,全用极厚木板制成。教堂四壁窗户,总面积达1万多方米,全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被称为法兰西火焰式,使教堂显得更为庄严。教堂钟楼上装有5座响钟,最重的是圣彼得钟,重达24吨。
入夜时分,科隆大教堂的景观灯会打开,不过这栋老建筑本身并没有配备任何的景观灯,而是在周围建筑的楼顶上架设射灯,来保证大教堂晚上能被看清楚。
·横跨莱茵河的霍亨索伦桥
霍亨索伦桥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跨越莱茵河的桥梁。它离源头688.5千米。这座桥是1907年至1911年建成的,原来由两座铁路桥和一座公路桥平行组成。1945年重建时只建造了两座铁路桥,后来又增添了第三座铁路桥。为了取代没有重建的公路桥在铁路桥的外侧增添了人行路和自行车路。霍亨索伦桥和它旁边的科隆主火车站是德国和欧洲铁路网最重要的枢纽之一,是一座规模非常壮大的建筑物,是科隆市容和科隆大教堂的景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无论是坐火车还是步行,我们都能在桥头看见一个骑马的雕像,后来经过询问,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德意志帝国首任皇帝威廉一世铜制骑马雕塑,这个雕像在德国应该是非常常见的。
二战时期,美国军队已经开入科隆市中心,撤退的德意志国防军工兵把霍亨索伦桥炸毁。不过离岸近的那两座拱的破坏不大,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霍亨索伦桥是后来重建的。
霍亨索伦桥的护栏上挂满了象征爱情的锁,
而他们的钥匙则安静的躺在莱茵河的河床上
步行在霍亨索伦桥上,你会发现一个很意思的铁质小人站立在桥墩的照明灯架上,仿佛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河水中,而且这灯架上时不时还会有海鸥停下来歇脚,所以这个地方也是很多人拍照的地方。
佳能EOS M2最大的便利之出就是便携,步行边走边拍完全没有负重的感觉,使用22mm镜头刚好适合这种慢节奏的拍摄。
·发现科隆的夜的美丽
在大教堂内体验到了佳能M2的暗光拍摄能力,所以晚上出来闲逛的时候,自然也就不用携带三脚架了,这里我并没有刻意的选取了一些光线相对较暗的环境来体验佳能EOS M2,而是边走边拍,成片率相当高。
德国人酷爱啤酒和猪肉,这一点毋庸置疑,好在M2在手持的状态下拍摄夜景的表现出众,才得以记录这些画面。特别是在拍摄最后一张美女看书的照片时,如果使用闪光灯或者是三脚架,恐怕早被打了……。
·漫步科隆惬意而舒畅
科隆是一座有历史的城市,也是一座非常典型的欧洲城市,虽然二战时被摧毁的很严重,但是新建的科隆城还能能嗅到古典的味道。科隆的街道非常狭窄,所以建筑基本都是见缝插针,密集程度相当高,而使用M2搭配22mm的定焦镜头,虽然等效35mm相机的焦距为35mm,似乎并不太适合拍摄建筑,但是对于扫街来说,35mm的确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焦段。
这栋叫不出名字的建筑,很有个性,完全是沿着街道建的,所以呈现出了一个三角形的形状
如果你想象不出科隆老城区的街道有多么的狭窄,那么这张图则可以很好的说明
德国人无论是吃饭喝啤酒还是抽烟聊天都喜欢在户外,所以他们的咖啡厅、餐馆等在路边都有桌子,而且当客人消费完毕之后,打扫战场的速度也是相当的快。我在此地拍摄的时候已经是上午九点多,他们的参观商店等基本都还处于闭门谢客的状态。
在科隆的街头,我经常能看到这种在街头创作的“艺术家”,似乎他们带上了所有能带上的行李,大地为床,苍天为被,过着一种让我们无法理解的生活。按照中国人的理解,这就是所谓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随意生活吧!
涂鸦体验了一个城市年轻人的文化,所以我在科隆随处可见这种涂鸦和广告。就连立交桥的桥墩也不放过,不知道这种方式在国内会不会被当成张贴小广告呢!
科隆的老城门,和大教堂一样,也是为数不多的老建筑,城门边上的雕像手持剑盾,远眺的远方,似乎在诉说着一场还未完成的战斗,留给人们更深的深思。
外出旅行,本来就是一场心灵的旅行,如果因为笨重的器材而影响了心情,实在是得不偿失。好在佳能EOS M2的体积小巧,整体的重量也比较轻便,虽然22mm的镜头并非是一直全能型的镜头,但是作为饼干镜头来说,便携小巧画质不俗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而且M2搭载的1800万像素的CMOS传感器,拍摄完成照片之后即便是裁切也能获得不错的画质表现,本文部分照片就是直接进行裁切而成。如果下一次旅行,我想我还是会带上M2。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