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放眼2014,这一年中众多厂商推出了数目繁多的器材,其中不乏以高画质、高性能为主打卖点的产品。就在今年,“黑科技”这个字眼充斥着各大整个影像行业圈,“黑科技”原本并非一个以褒义为主的词语,但现在往往被用来形容在画质上有着较为突出表现的相机和镜头产品。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在2014年推出的具有较强代表性、能够冠以“黑科技”称号的摄影器材。
要说到今年的推出最多“黑科技”摄影器材的厂商,首当其冲的就是适马公司。适马在今年可以说是频繁发力,推出了包括适马新一代50mm F1.4 DG HSM(A)、适马dp1/2 Quattro等产品。其中适马新50mm F1.4 DG HSM(A)镜头画质相对出色,有着超越佳能尼康原厂同级别产品光学性能的表现。而dp系列的两款新品,则在前作低感光度高画质基础上,在高感光度性能、机身整体反应速度、对焦和照片存储速度方面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具备更高的易用性。
老牌光学厂商蔡司,在今年也推出了不少重量级产品。去年的Otus 55mm F1.4镜头刷新了135系统镜头的最高画质表现,这已经令不少摄影爱好者感到震撼。而在今年,蔡司发布了Otus系列镜头的第二款产品——Otus 85mm F1.4。这款大光圈中远摄定焦镜头全开光圈即可获得较高的分辨率表现,同时焦外也相对柔和。蔡司Otus 85mm F1.4镜头在综合画质方面具备了相当出色的表现。
蔡司Otus 85mm F1.4镜头再一次超越了我们对画质的想象
除了光学性能较强的135画幅镜头之外,今年影像器材市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相当多的中画幅后背和机身新品的发布。120画幅在走入数码化之后,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境地,以往只有专业摄影师和资深摄影爱好者们才会染指。但在2014年,一股由CMOS刮起的旋风席卷了整个120中画幅相机市场,飞思、哈苏和宾得都在今年推出了5000万像素级别的中画幅数码后背或数码单反相机。相比于传统的CCD感光元件,CMOS中画幅感光元件在保留了出色的低感光度和长曝光画质之外,在高感光度画质部分也有了较大的突破。我们也在今年对飞思IQ250中画幅数码后背和宾得645Z机身进行了较为深度的评测,评测中这两款产品在以往CCD中画幅产品不擅长的领域均有了较大程度的突破。
也许120画幅后背也会像135画幅相机那样逐步更换CMOS感光元件
除此之外,4K格式视频文件的拍摄的门槛也逐渐走低,以松下为首的厂商正在逐步将4K视频的拍摄融入在相机产品中。松下今年先后发布了旗舰级无反光板可换镜式相机GH4和1英寸感光元件长焦相机FZ1000。这两款产品均支持4K格式视频拍摄。相对较低的价格也令更多的摄影爱好者可以开始体验4K视频的独特魅力。
·拓展阅读:
黑科技再临 适马两代50mm F1.4对比测试
顶级135标头 适马蔡司标准定焦头对比测试
全面升级造型独特 适马dp2 Quattro评测
大底便携新广角 适马dp1 Quattro评测
传奇超越传奇 蔡司Otus 85 F1.4双镜评测
来自CMOS的你 飞思IQ250中画幅后背评测
跨越画幅的界限 宾得645Z中画幅相机评测
3638万像素全面升级 尼康D810评测首发
CP+2014:4K视频利器 松下DMC-GH4上手玩
photokina2014:松下FZ1000真机图赏
·黑科技再临:适马50mm F1.4镜头
要说到“黑科技”这个字眼,相信不少摄影爱好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日本适马公司了。2012年适马创始人山木道広之子山木和人先生接替其父出任新一届社长,自此适马公司可以说是有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适马将原有镜头产品序列重新划分为Art、Sport和Contemporary三个系列的产品,并在去年推出了35mm F1.4 DG HSM(A)镜头。正是这款产品获得了“黑科技”的称号,并且在画质表现方面超越了售价更高的原厂同级别产品。
今年适马“黑科技”镜头的代表作:50mm F1.4 DG HSM
就在今年,适马公司又推出了Art系列全画幅定焦镜头的第二款产品——50mm F1.4 DG HSM镜头。这款产品延续了Art系列产品较好的做工水平,镜头的金属质感更加出色。
除了产品做工的精细程度之外,这款镜头的尺寸和重量也超过了佳能和尼康同级别镜头产品,更加接近35mm F1.4或85mm F1.4级别镜头产品,77mm的滤镜口径出现在50mm F1.4镜头上也是不多见的。
摄影爱好者往往会首先关注一款镜头的分辨率性能,而适马50mm F1.4 DG HSM镜头在这方面表现相对较为出色。在搭配分辨率性能并不十分出色的佳能EOS 5D Mark III时,这款镜头依旧可以获得较强的分辨率表现,传统双高斯结构标头较为常见的大光圈球面像差在这款镜头的中心和边缘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焦距:50mm 光圈:F1.4 感光度:ISO50
快门速度:1/4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使用适马Art 50mm F1.4 DG HSM镜头拍摄
除了全开光圈时从画面中央到边缘的分辨率表现相对出色之外,较为柔和的焦外成像也是这款产品的一大特点。适马50mm F1.4 DG HSM镜头能够比较好的将焦内的锐利和焦外的柔和融合在一起,实现了较高的综合画质表现。
适马 50mm f/1.4 DG HSM(A) | |
镜头结构 | 8组13片(含1片非球面镜片、3片SLD镜片) |
镜头卡口 | 佳能EF卡口,尼康F卡口,索尼α卡口,适马SA卡口 |
对焦方式 | 内对焦 |
滤镜尺寸 | 77mm |
最大光圈 | F1.4 |
最小光圈 | F16 |
光圈叶片数 | 9片 |
镜头直径 | 85mm |
镜头长度 | 100mm |
镜头重量 | 815g |
上市以来,适马50mm F1.4 DG HSM镜头的售价一直保持在五千多元,与佳能、尼康原厂同级别镜头相比高出不少。如果这款产品在价格方面能有进一步的调整,相信会有更多的摄影爱好者因其更加出色的画质表现而选择这款产品。纵观适马这两年在镜头产品上的进步,可以说是有目共睹,推出的较高性能镜头产品也提升了整个公司的形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相当一部分摄影爱好者对副厂镜头以价格取胜的固有看法。
·拓展阅读:
为用户而生 专访适马株式会社山木社长
黑科技产品亮相 适马秋季新品体验会图赏
延长产品保修期 适马2014秋季新品推荐会
photokina2014:专访适马社长山木和人
photokina2014:适马新品展台现场
·X3的新生:适马dp1/2 Quattro
前面我们提到了适马公司推出的“黑科技”镜头产品,实际上这个“副厂”也是有自家的相机产品,除了SD系列数码单反相机之外,就是机身较为小巧,同时具备较高低感光度画质表现的DP系列大底便携式数码相机。DP系列产品采用了适马独家使用的Foveon X3感光元件,在低感光度下具备相对于APS-C格式拜耳传感器更加出色的画质表现。但是过去的DP系列相机存在高感光度性能较差、机身整体反应速度、对焦和照片传输速度相对较慢的缺点。
但在今年的日本CP+大展上,适马dp2 Quattro的横空出世震惊了业界和一众摄影爱好者,原来便携式数码相机也可以被设计成这个样子:相对较轻薄的机身、突兀并且距离镜头较长距离的握持手柄,均令不少摄影爱好者大吃一惊。
除了较为奇特的外观之外,全新设计的Foveon X3感光元件也是这款产品的一大亮点。以往以马赛克排列的拜耳传感器主要通过占比为50%的绿色像素获取光线信息,而全新的Foveon X3传感器则是依靠顶层的1940万蓝色像素点捕捉光线信息,等效约3900万像素拜耳传感器的分辨率性能。
从我们实际评测来看,适马dp1/2 Quattro在低感光度下均能获得相对出色的分辨率表现。一方面全新的Foveon X3传感器具备较高的解像度,另一方面配套这两款产品的定焦镜头在分辨率上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
前几代DP系列APS-C画幅便携相机一个令人诟病的不足就是在较高感光度下画质相对较差,同时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偏色。这一代适马dp1/2 Quattro相机在高感光度性能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从下面的感光度测试样张100%放大截图来看,ISO800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可用性,ISO1600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色,细节锐度有所下降,但噪点控制较好。
总的来说,适马dp1/2 Quattro相机在保持了DP系列较强的低感光度画质的前提下,在高感光度画质、机身响应速度和电池续航能力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机身易用性更加出色。原本那些因对DP系列不足之处而观望的摄影爱好者也可以更加容易地使用这款产品。
·拓展阅读:
小身材高画质 适马dp1 Quattro实拍体验
独特外形新广角 适马dp1 Quattro外观图赏
photokina2014: 适马dp1 Quattro亮相
全新传感器高画质 适马dp2 Quattro实拍
独特外观新升级 适马dp2 Quattro开箱图赏
·传奇超越传奇:蔡司Otus 85mm F1.4
去年年末,德国蔡司公司发布了Otus系列首款镜头——Otus 55mm F1.4,我们在对其进行测试时(文章链接),其较强的综合性能刷新了135画幅镜头画质的极限,全开光圈时画面的中心和边缘即可获得超越同级别原厂产品最佳光圈的分辨率表现。这款镜头的售价超过了两万元人民币,如此之高的价格也令蔡司Otus 55mm F1.4镜头多少有些高不可攀。
蔡司Otus 85mm F1.4镜头延续了Otus系列产品的特点
在今年9月的德国photokina展会蔡司展台上,我们又见到了第二款Otus系列镜头——Otus 85mm F1.4。被冠以“Otus”之名的产品,我们自然不会对其小觑。在我们的评测中,Otus 85mm F1.4镜头精良的做工、巨大的尺寸和重量都延续了同门师兄Otus 55mm F1.4镜头的特点。
蔡司Otus 85mm F1.4镜头在光学性能的评测中的表现则再一次刷新了我们的想象,在师兄Otus 55mm F1.4镜头相对出色的分辨率性能的基础上,焦外成像更加柔和。从下面的各挡光圈ISO12233分辨率测试卡读取数值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各挡光圈分辨率性能相当接近,小光圈下的分辨率性能也较为稳定。
蔡司Otus 85mm F1.4镜头各挡光圈均能够保持较高的分辨率水平
这款产品并不支持自动对焦功能,在拍摄静止物体时,拍摄者使用三脚架固定拍摄,并开启实时取景放大功能后,凭借对焦行程达270°的对焦环,能够取得较高的对焦成功率。但在诸如人像题材作品拍摄时,光圈全开下较浅的景深令这款产品的对焦较为困难。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25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我们认为蔡司Otus 85mm F1.4镜头在综合性能方面的唯一短板就是不支持自动对焦,给大光圈拍摄带来了一定困难,而在镜头做工、各项光学性能上面基本已经达到135画幅镜头的极致。但同时超过两万五千元人民币的价格注定令这款产品更加小众。
·拓展阅读:
身价近3万 蔡司Otus 1.4/85头香港开卖
极致的虚化之美 蔡司Otus 85mm F1.4试拍
顶级人像皇 蔡司Otus 85mm F1.4外观图赏
photokina2014:蔡司Otus 85 F1.4头亮相
Otus定价合理 专访卡尔·蔡司Ken Nagate
·开创CMOS时代:飞思IQ250后背
一直以来,120中画幅数码后背是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高高在上的价格注定只能被少数专业摄影师和资深摄影爱好者所拥有。与早已全线更换CMOS感光元件的135画幅相机不同,120中画幅数码后背在今年之前还全部使用CCD感光元件。但就在今年年初,丹麦飞思公司发布了全球首款使用CMOS传感器的中画幅数码后背——IQ250,开启了一个由CMOS领衔的中画幅新纪元。
飞思IQ250后背的感光元件面积比35mm全画幅相机大约68%
飞思IQ250中画幅数码后背采用的是由索尼公司开发的约5000万有效像素中画幅感光元件,传感器尺寸为44×33mm,在镜头视角转换系数上面提升至约0.78。我们在使用中发现,由于感光元件相对较小,飞思645DF+的光学取景器的视野率超过了100%,给精确构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施耐德LS 40-80mm镜头广角端实拍样张(红框内为100%放大截取区域)
在我们的实际拍摄中,飞思IQ250的低感光度画质表现和使用了CCD的同门师兄相比可以说是毫不逊色,100%放大后的细节清晰、锐利,暗部噪点较为轻微。那些对使用CMOS感光元件而怀疑其低感画质的人们足以放下对飞思IQ250的偏见。使用CMOS感光元件的另一大优势在于提升了高感光度下的画质表现,这款产品已经将ISO3200变为常用感光度,这在以往的中画幅后背中是很少见到的。
我们知道中画幅相机系统由镜头、机身和数码后背组成。对于飞思来说,IQ250的综合性能相当强悍,与之搭配的施耐德镜间快门镜头也有着出色的光学性能。但相对孱弱的对焦速度、较慢的机身反应速度和操控性,以及较低的续航能力,给拍摄尤其是手持拍摄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我们认为飞思在中画幅机身的整体性能上面需要进一步的补强。
·拓展阅读:
更加重视大陆市场 探访香港飞思亚太总部
强强联手 飞思与阿尔帕联合发布相机系统
photokina2014:访飞思产品发展总监Franck
photokina2014:飞思展台现场体验
来自CMOS的你 飞思IQ250数码后背外观赏析
·中画幅跨界之作:宾得645Z
前面我们提到采用CMOS感光元件的飞思IQ250中画幅数码后背给中画幅相机市场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变革,而历史悠久、胶片时代推出过多款经典中画幅相机的理光映像(原宾得),也继哈苏之后,第三个推出CMOS中画幅相机产品——宾得645Z。
与飞思、哈苏和玛米亚丽图等厂商采用可更换的数码后背设计不同,宾得645Z使用了不可更换后背的一体式机身,约5140万中画幅CMOS感光元件的尺寸与飞思IQ250后背同为44×33mm。那么这款产品与飞思IQ250后背相比有何不同呢?
我们知道飞思IQ250后背配备了实时取景拍摄功能,而宾得645Z在此基础之上甚至增加了视频拍摄功能。中画幅数码单反相机也第一次具备了拍摄视频的能力,而最高感光度高达令人震惊的ISO204800,即使是在高端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中也是鲜有的。
宾得645Z更像是一款跨界产品,这款产品在画质上与顶级中画幅数码后背相比有所妥协,换来的是更加出色的高感光度性能、更快的机身整体反应速度、更快的对焦速度和照片存储速度,以及更加耐久的续航能力。在这些方面,宾得645Z更加接近135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的表现。
宾得645Z这款产品的出现代表了一种相机研发的策略,那就是降低中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的使用难度和门槛。不仅定价上宾得645Z也成为售价最为低廉的中画幅相机之一,同时这款产品也更加容易拍摄,使用习惯也更加接近135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宾得645Z的画质在中画幅相机产品中并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好用、最容易使用的中画幅相机。
·拓展阅读:
跨越画幅界限 宾得645Z中幅相机外观赏析
photokina2014:理光映像展台新品亮相
直击宾得 645系统28-45mm现场试用首发
photokina2014:宾得25 F4&28-45现场试用
·画质最强135单反:尼康D810
如果要说到最强低感光度画质的135画幅数码单反相机,那么适马SD1M也许还能够和今年6月发布的尼康D810一较高下,但是考虑到高感光度画质的话,无疑尼康D810堪称目前综合画质最强的135画幅数码单反相机。2012年,尼康公司发布了采用约3630万有效像素全画幅感光元件的D800/D800E,在当时成为了轰动一时的话题。时隔两年,尼康公司发布了新一代以高像素、高画质为主打的D810高端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
约3635万有效像素无低通滤镜的全画幅感光元件最直观的体现,莫过于出色的分辨率性能。我们认为这款产品在全画幅拜耳传感器阵营中已经将画质做到了极致,在保证对焦和机身稳定的前提下,可以获得相当出色的画质表现。
焦距:50mm 光圈:f/7.1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6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约3635万有效像素的无低通全画幅感光元件带来了较强的画质表现
除了画质表现之外,尼康D810还改进了前作中的诸多不足。例如在D800/D800E机身上较为明显的反光镜机震,在这款产品上采用了全新的、震动更低的反光镜控制机构。前作较慢的连拍速度也被提升至5张/秒,在使用DX裁切模式并安装机身手柄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至7张/秒。
对焦系统方面也有所更新,尼康D810使用了在旗舰级数码单反相机上首发的升级版Multi-CAM 3500FX对焦系统,保留了51个自动对焦点的前提下,增加了组区域对焦模式,而对焦速度和精度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从尼康D810的官网介绍上我们发现,视频拍摄也成为这款产品宣传的主打亮点。这款产品可以拍摄最高为60p的全高清视频文件,在ISO方面最低ISO64的原生感光度和最高拓展至ISO51200的高感光度可以适应更加复杂的拍摄环境。
相比于今年推出的中画幅数码后背或机身,尼康D810在整体画质表现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这款产品具备远远低于中画幅产品的价格,同时更好的易用性、更快的机身响应速度,更加丰富的镜头群以适应不同题材拍摄,令尼康D810在高画质相机中具备更高的性价比。
·拓展阅读:
唯美色彩 尼康D810拍摄日本溪谷美图欣赏
惊艳色彩 尼康D810配新60微距头实拍图赏
热门新FX单反 看图细说尼康D810改进之处
3638万像素输出+ISO64 尼康D810完全解析
风光图片细节尽显 尼康发布D810官方样张
·4K视频神器:松下GH4
处于M4/3阵营的日本松下公司推出的使用了4/3英寸感光元件的无反光板可换镜式相机,无论是配套镜头群数量还是机身级别的覆盖程度都比较不错,但近年来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销量却不太尽如人意。松下旗舰级别GH系列无反相机做工精致、操控性较强,却由于较高的售价和相对较小的感光元件的桎梏,处于一种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尤其是全画幅相机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的2014年。
但似乎松下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那就是将GH系列旗舰级别相机与更加专业的视频拍摄功能相融合。相比于专业摄像机来说,GH系列产品的价格无疑更加亲民,同时具备更大的感光元件(相比摄像机而言)。在今年,松下发布了GH系列旗舰级别无反相机的最新型号——GH4。
松下GH4在延续了GH系列产品较强的专业性和操控性之外,可以实现在不外接存储设备的前提下拍摄4K尺寸视频文件(最高4096×2160,24fps)。相比于售价更加昂贵的4K级别摄影机,松下GH4具备更高的性价比。
作为一款专业级别的无反光板可换镜式相机,松下GH4机身还采用了镁合金机身框架,具备防滴防水溅功能,同时快门寿命也达到了约二十万次。在成像方面,这款产品配备了全新开发的约1605万有效像素4/3英寸Live MOS感光元件,并且搭载了同样全新开发的维纳斯影像处理引擎。
为了提升这款产品在视频拍摄上的专业性,松下GH4还支持通过微型HDMI线连接至外部监视器,实现了影像的实时监控。除了可外接监视器之外,松下还为这款产品设计了一个拓展底座,底座内含一块电池、四个SDI输出、两个XLR麦克风输入和HDMI接口,提升了端口的丰富性和机身整体续航能力。
松下旗舰级别无反相机GH4的最大亮点就是机身内置了4K影像照片捕捉功能。使用者拍摄了一段4K级别尺寸的视频后,可以在回放界面截取视频中的一帧,并保存为静态影像(尺寸为3840×2160)。从视频中截取的静态照片最高具备约800万像素,并且能够获得全部拍摄EXIF信息。总的来说,松下GH4在视频拍摄上具备较强的专业性,这款产品进一步拉低了4K格式视频拍摄的门槛,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4K视频也会像现在的全高清尺寸那样普及。
·拓展阅读:
画质为王支持4K视频 松下GH4外观图赏
4K魅力席卷而来 松下举办DMC-GH4品鉴会
挑战专业视频市场 主打4K松下GH4真机图赏
CP+2014:4K视频利器 松下DMC-GH4上手玩
CP+2014:4K视频急先锋 松下DMC-GH4亮相
·1英寸长焦4K机:松下FZ1000
松下公司在今年年初发布了具备4K视频拍摄功能的旗舰级别无反相机GH4之后,又在年中发布了采用1英寸感光元件、同样支持4K格式视频拍摄的长焦数码相机——FZ1000。这款产品进一步拉低了4K拍摄的门槛,在等效35mm全画幅相机400mm焦距下视角的同时还能获得1英寸感光元件和长焦端F4的最大光圈。
似乎松下要将4K视频拍摄功能进一步下放,这款FZ1000支持尺寸为3840×2160的4K级别视频文件的拍摄,比GH4无反相机更低的售价无疑令该产品具备更高的性价比。
除了4K视频拍摄之外,松下FZ1000另一大亮点就是机身内置了五轴防抖功能。相比于传统的两轴镜头防抖,这款产品在拍摄成功率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长焦相机较长焦段拍摄成功率不高的缺陷也能有所缓解。
松下长焦机FZ1000不仅提升了防抖系统的性能,还配备了1英寸的感光元件,以及等效35mm全画幅相机在400mm焦距下视角时依旧具备F4的最大光圈。长焦端更大的光圈对快门速度的保证可以说是大有裨益。
等效35mm全画幅相机在400mm焦距下视角时依旧具备F4的最大光圈
近年来便携式数码相机市场的萎缩可以说是有目共睹,受到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码产品的冲击,不少影像器材厂商开始缩减便携式数码相机的研发或生产,甚至砍掉了中低端便携式数码相机,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大底不可换镜头相机或长焦相机上。松下FZ1000在感光元件、镜头等配置上与常规长焦相机相比有着较大的优势。
·拓展阅读:
photokina2014:松下FZ1000真机图赏
强大长焦DC 松下量产版FZ1000本土开卖
一英寸大底便携机 松下即将发布FZ1000
·未来展望:画质无极限
纵观2014年,也许各个影像厂商发布的摄影器材的绝对数量没有前几年那么丰富,但其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具备高画质表现的器材,令我们感到震撼。我们从ISO12233分辨率测试卡的400LW/PH的测量上限被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就不难看出,画质表现是无止境的。
还记得2012年,一个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大爆发的一年:D4、D800、D600、5D Mark III和6D共同奏响了全画幅相机的最强音。而在今年,配备了CMOS感光元件的飞思、哈苏和宾得中画幅数码后背和单反相机在今年先后发布。高感光度画质更加出色、同时低感画质并未明显降低的CMOS传感器给中画幅相机市场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变革,而电子技术的发展令中画幅相机的拍摄节奏进一步提升,甚至宾得645Z中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居然可以拍摄全高清尺寸的视频。
配备了CMOS的飞思、哈苏和宾得中画幅数码后背及单反相机在今年先后发布
面对中画幅相机的挑战,全画幅相机是否会在明年在画质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呢?目前尼康和索尼的主打高画质的机身已经将像素提升至3600万级别,而另一巨头佳能则一直没有推出2200万以上级别的高像素全画幅相机,我们认为明年佳能也推出高像素机身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再回到我们本次盘点的“黑科技”这个近两年褒义多于贬义的字眼,其实最早使用这个词形容的正是这几年异军突起的适马公司。适马公司今年发布了50mm F1.4 DG HSM、150-600mm F5-6.3 DG OS HSM(S)和150-600mm F5-6.3 DG OS HSM(C)以及dp 1/2 Quattro等重量级别产品。虽然我们在2014photokina展会期间适马社长山木和人先生表示并未有85mm F1.4镜头的开发计划,我们认为并不排除在未来更新这款镜头的可能。究竟适马公司会在明年给摄影爱好者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