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1月25日,奥林巴斯正式发布OM-D系列新一代旗舰微单相机——E-M1X,没有按惯例命名为E-M1 Mark III,字母“X”具有多层含义,是重要的命运交叉路口、新时代的开端或是神秘力量的象征?这些猜测都似乎能找到合理依据。然而我更关心一个贯穿整场发布会的词语:手持拍摄,透过这条线索可以很透彻地理解这台相机。在正文之前,我想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最适合手持拍摄的相机?
它首先应该很轻、长时间握持很舒服,并且操作很流畅;在微单时代,它还应该对焦很犀利,机身防抖让拍摄很稳定,以及更多提高画质或挖掘趣味的创意功能。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E-M1X完美符合以上每一条要求,并且可以做得更好:它的防抖性能突破到7.5级,甚至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地球自转的影响;全新AI检测对焦系统可以真正识别出物体并紧密追踪;开发出手持拍摄下的高分辨率模式,高达5000万像素的图像可以信手拈来;实时ND合成功能减轻携带器材的负担……最重要的是,奥林巴斯拥有市面上最轻便的镜头群之一,比如一支等效150-600mm镜头仅手掌大小。轻便、可靠与性能强劲的器材,让拍摄体验有了质的提升,有机会评测这样一款参数趋于完美的相机,对我而言应该会是一种享受,下面让我们层层揭开E-M1X的神秘面纱。
奥林巴斯E-M1X微单相机主要特点为超强防抖、专业操控与可靠防护性能。相机配备约2040万有效像素(5184×3888分辨率,4:3画幅)的4/3 Live MOS传感器,搭载双TruePic VIII图像处理器,原生感光度范围为ISO 200-6400,并可拓展至64-25600,相机最高连拍速度18fps(锁定曝光和对焦上升到60fps),最高可支持C4K 24fps/4K 30fps视频拍摄,并可通过录机外录4:2:2 8bit、挂载了OM-log的视频。对焦系统包括121个交叉相位和121个反差对焦点,自动对焦在-6Ev的低照度下可用。E-M1X内置五轴防抖,可提供最高约7.5挡的快门速度补偿,配备了236万像素、0.83×放大倍率、120fps的电子取景器,可触摸、翻转的显示屏为3英寸及103.7万像素数。除此之外,相机还具备手持高分辨率拍摄、实时ND合成、包围拍摄等多种可以显著提高画质的实用功能。
奥林巴斯E-M1X一改通常M43相机小巧的外形,成为首款机身内置竖拍手柄的微单相机,因此整体轮廓十分“方正”,但局部曲线又十分流畅,是刚硬与柔美的巧妙结合。
E-M1X加深了手指停放的位置,因此握持手感相当不错,底部竖拍手柄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机身高度,内部可以装载两块BLH-1电池。
E-M1X的底部很宽,并大面积用蒙皮覆盖,因此可以稳定地立在平面上,长曝光或自拍都非常方便,同时也能增加竖向拍摄时与掌心的摩擦力。
E-M1X背面按键并非分布在一个平面上,而是按照功能有一定位置和高度的区分,可以高效进行盲操,在后面你将看到,这种专业化的操控逻辑体现在相机设计的各个方面。
相机的显示屏为3英寸,103.7万像素数,提供7挡亮度调整和7挡色温调整,可翻转设计帮助特殊角度下的取景,并且与这块屏幕交互可以调整参数或快速对焦。
虽然机身重量达到了997g(包括2块电池及储存卡),体积也直追单反相机,但E-M1X最大的优势在于整套相机系统的便携性——等效焦距帮助有效地减小了镜头体积,因此你甚至见到手掌大小的等效150-600mm镜头,我在测评中使用E-M1X搭载这支镜头与12-40mm镜头,整体重量仅为1802g,外出拍摄并不构成负担,可以节约体力并保持高机动性。
E-M1X达到了IPX1防水等级,防尘和防冻结构可以轻松应对各种极端气候,即使通过数据端口连接各种配件,密封性也不会受到多少影响,是恶劣拍摄环境中最可靠的工作伙伴。
拿到这款机器不久,我们就洒上水并拍摄了一组外观图赏(《操控一流完美防护 奥林巴斯E-M1X图赏》),你可以欣赏水滴覆盖下刚毅的机身设计。下面我将介绍相机的局部细节。
E-M1X顶部按键分布比较紧凑,右侧是经典的三大按键和开关拨杆,左侧是快门、录像按键,模式拨盘以及ISO和曝光补偿调整按钮,中间宽大的军舰部放置了一块高帧率电子取景器。
E-M1X拥有微单相机中最快的电子取景器,它的刷新率达到了120fps,0.83×放大倍率让主体十分清晰,以及最小时滞仅0.005秒,连拍基本不会出现黑视。虽然它仅有236万像素数,据奥林巴斯声称像素的妥协是为了更快的速度,至少我们获得了极致流畅的观看感受。
与机身背面相同,顶部按键有辨识度上的区分,譬如ISO调整按键边缘有一圈凸起,录像按键与其他按键不在同一高度,这提高了参数调整的效率。
相机正面则比较简洁,仅有横纵向各2个共4个自定义按钮,OM-D系列标识旁边放置了对焦辅助灯。
E-M1X在手柄大拇指的位置设立了凸起,既能够防止握持时滑落,还可以在食指调整参数时提供支撑点。手柄与对焦拨杆之间的弧度设计也会更加贴合。
中间部分为主要的功能按键,旁边的沟槽方便翻转屏幕;底部的按键可以调出菜单、删除图像、切换储存卡,调整白平衡或锁定电池手柄。而更重要的是,机身的大部分按键都可以自定义功能,用户可以全盘推翻并设定自己偏好的按键设置。
电池手柄可放置两块1720mAh的BLH-1电池,官方数据显示最高续航为2580张(按CIPA测试标准),实际使用中会有更好的表现。譬如在一次公园拍鸟时,采用高速连拍模式高频率短按快门,仅1块电池就拍摄了3760张图像之多,所以带着两块满电的电池出门是十分安心的。并且相机支持USB PD快充,在100W最大功率下2小时可充满2块电池。
电池手柄上有前后拨轮、快门键以及ISO、曝光补偿调整键,保证了一定的拍摄效率,并且为了防止误触可以通过锁定装置将它们禁用。
E-M1X采用了支持UHS-II储存卡的双卡槽,支持指定文件保存位置,既便于数据管理也更加安全。
E-M1X共有USB C型接口、D型HDMI接口、麦克风输入插孔和⌀2.5管脚插孔等数据接口,同时集成Wi-Fi和蓝牙4.2数据传输方式,由此可以引发许多的拓展可能。
众多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决定了奥林巴斯E-M1X拥有着目前最优秀的操控体验,与之相比体积的增加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我们会选择专业相机正是看中了它在创意表达手法上的巨大潜力。不过E-M1X在显示屏和电子取景器的像素数上还有提升空间,既然做了方便的翻转屏,不妨增加像素数实现更清晰的画面,同时虽然电子取景器的观感已经非常不错,它的像素数跟其他同为速度机型的微单相机仍存在一定差距。
· 高感测试
拿到一款相机,首要还是考量感光度、宽容度等关乎画质的指标。奥林巴斯E-M1X配备的是M43画幅传感器,传感器进光量决定了较低的信噪比,使得它在这些方面表现稍有欠缺,不过搭载高性能处理器可能会有部分改善,并且后文中我还将展示机内提高画质的N种方式。
感光度测试使用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镜头,恒定f/5.6光圈,架设三脚架在逐挡光圈下拍摄,多项降噪功能设定为默认值,后期100%放大观察亮部与暗部的细节表现。
在ISO 800及以前画面较为纯净,ISO 1600之后出现轻微的细节损失,至ISO 6400(这也是原生感光度上限)涂抹现象已经过于严重,而这之前图像都保持着高度可用水准,并且相机对于彩色噪点从始至终都有很好的控制。测试结果出乎我的意料,E-M1X的高感性能已经达到了高端APS-C画幅相机的水准,这与搭载的双TruePic VIII图像处理器以及优秀的降噪算法不无关系。测试中我们还观察到,因为E-M1X非常高的像素密度,低感下的细节十分锐利,这是它的一项优势所在。
· 宽容度测试
宽容度不同于动态范围,代表着相机所能记录真正可用的信息区间,因此我更关注两个结果:亮部与暗部的信息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恢复,以及调整后的色彩是否出现失真。测试使用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镜头,恒定f/5.6光圈,固定感光度为ISO 200,架设三脚架并调整快门速度拍摄,后期解析RAW文件进行亮度调整,观察亮部与暗部的表现。
奥林巴斯E-M1X的宽容度表现也给了我很大惊喜,图像在过曝1挡时数据可以被很好地找回,色彩也得到了忠实的还原,过曝2挡时有一定细节损失,色彩也出现了一些失真;亮点在于欠曝数据的追回——直到欠曝5挡再拉回,无论暗部信息或是色彩都能够被很好恢复,仅在-5Ev时出现可接受范围内的噪点。因此遵循向左曝光的逻辑并记录RAW文件,E-M1X能为我们提供很大的调整空间。
对焦系统是奥林巴斯E-M1X相机一大亮点,其不仅提升了E-M1 MarkII已经非常不错的对焦性能,还引入了全新的AI检测对焦,这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研发的算法,通过两块高性能TruePic VIII处理器计算被摄主体的深度和速度/加速度等信息,可以保持高灵敏度与精度的焦点追踪,表现为拍摄汽车、飞机或火车时可以始终聚焦在拍摄主体,这对于体育赛事摄影至关重要。
我在多种场景下对这一功能进行了测试,下面展示了对焦框会跟随汽车做毫无时滞的平滑运动,并且一旦选定主体,其他物体很难再向对焦系统造成干扰。
而对上述几种交通工具之外的物体,譬如不规则运动的手,AI检测对焦也有一定的成功率。
即使追踪物体发生形变,像下面视频中人物头部不停转动,对焦系统依然能平稳应对。不过AI检测对焦总是优先识别画面中央的物体,拍摄前需要将主体放在中心半按快门,再重新构图,需要下意识地预留好这一部分提前量。
以上展示了E-M1X的AI检测对焦功能远不止于识别一些交通工具,未来会有更多潜力被挖掘,并且奥林巴斯高层在专访中告知我们,动物眼部检测对焦也已经在开发之中了。
下面让我们进行一组实拍,相机在回放中会标记对焦点,这让我们核查准确率十分轻松。第一组连拍是观察相似的主体是否会影响对焦系统的判断,结果显示跟踪十分紧密。
相似的物体没有错误引导对焦系统(点击这里查看整组原始图像)
第二组连拍测试了突然遮挡的物体是否让对焦系统产生了迟疑,仔细观察中间几帧画面,对焦点与出租汽车保持相同状态运动,这表明对焦系统的确是通过计算速度的方式工作,非常具有前瞻性。
短暂的遮挡不会造成干扰(点击这里查看整组原始图像)
但日常使用中我们更多还是会拍摄生活化的题材,譬如社会事件对于新闻记者,人物对于人像摄影师,考察相机的连续对焦能力也同样重要。
奥林巴斯E-M1X配备了121个交叉相位检测与121个反差检测对焦点,相位检测的引入避免了连续对焦时反复拉风箱,交叉式对焦点可以不受线条简单物体的干扰,据奥林巴斯宣称是基于E-M1 MarkII优秀的对焦系统之上进行了大幅度改善。于是我开启相机的面部识别,分别在以下4个场景演示了E-M1X的连续对焦能力。
第一个场景比较简单,人物保持均匀的位移和恒定速度,可以发现焦点始终锁定在人物面部,也没有前后小幅度偏移现象发生。
第二个场景不仅人物大小和位置急剧变化,面部角度的偏转也给相机识别带来难度,但整个过程中依然实现了紧密的跟焦。
第三个场景人物面部在画面中消失,这时对焦不坚决的相机可能会聚焦在背景中,但E-M1X看起来足够智能,保持焦点直到面部再次出现时又恢复了跟踪。
E-M1X支持触摸屏幕对焦,并且焦点的切换十分顺滑且精准。
以上仅展示了相机默认对焦设置下的表现,实际中我们还可以自定义对焦系统的灵敏度、对焦速度等参数,根据需要自定义创意表达手法。总而言之,这台相机的自动对焦性能十分强劲,也符合其速度与操控旗舰的定位。
目前市面上主流微单相机的防抖性能在5~5.5挡之间,而奥林巴斯早在E-M1 MarkII机身上就实现了最高6.5挡补偿,E-M1X更是突破到了7.5挡(使用M.Zuiko Digital ED 12-100mm F4.0 PRO镜头的100mm端,按CIPA标准),让普通用户也能在数秒的曝光时长中得到清晰的图像。
机身防抖反映在视频拍摄中更加直观,查看下面这组对比,在强大的防抖加持下,只要前期注意步伐,并且后期在PR等剪辑软件中应用变形稳定器,就能得到如稳定器般平稳的画面。并且摇镜也会更加流畅,这实在是太过方便。
下面是我压低快门速度拍摄的一张长曝光图像,放大细节可以看到依旧十分清晰,这允许我们在夜景环境下捕捉十分纯净的画面。
焦距:19mm 光圈:f/13.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3.2s 曝光补偿:-1.0EV 白平衡:自动
奥林巴斯E-M1X的防抖性能为超前的存在,这代表着我无论使用长焦镜头或暗光环境下都能随手捏出非常纯净的图像,同时基本实现手持拍摄稳定的视频,这是对三脚架与稳定器厂商的双重革命,印证着E-M1X为手持拍摄而生的设计理念。同时我感觉不仅是机身防抖,相机专业的握持方式也为拍摄稳定性提供了帮助。
· 视频功能
M43画幅相机一向有非常出色的视频录制能力,奥林巴斯E-M1X延续了这一特点并在画质上有新的提升。相机最高支持C4K分辨率(4096×2160)24帧、8bit 4:2:0内部视频录制,码流达到了237Mbps,为了展示被官方称作“影院级画质”的C4K视频,我录制了下面3组动态图像,截帧并提供原始文件下载,读者可以自行放大观看。
前两支视频为手持静止拍摄,机身防抖的补偿下几乎感觉不到画面的晃动,再次印证了对于视频拍摄是多么有利。
C4K分辨率视频截图(点击这里获取原始视频下载)
C4K分辨率视频截图(点击这里获取原始视频下载)
第三支视频为摇镜并采用4K分辨率拍摄,你可以从这里了解到机身的防抖、对焦性能和果冻效应。
4K分辨率视频截图(点击这里获取原始视频下载)
· 果冻效应
果冻效应由高分辨率文件数据量过大、快门读取速度不够高等原因产生,我在视频录制期间发现C4K和4K分辨率下E-M1X的拍摄存在一定果冻效应,而切换到1080p问题得到很好的改善,这是一个拍摄移动画面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120fps升格视频
E-M1X最高支持1080p分辨率下的120fps视频录制,可以提供约5倍的慢放效果,在定格高速瞬间时非常实用,不过此时无法自动对焦,需要计算好景深。
120fps升格视频(点击这里获取原始视频)
· OM-Log400
log曲线可以在拍摄中尽可能多的捕捉环境中的信息,并且后期恢复为标准显示效果也十分方便,E-M1X是奥林巴斯首款配备了OM-Log400模式的相机产品,代表着视频录制能力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E-M1X有不错的视频录制规格,自动对焦完全可用,OM-Log为后期提供更多空间,在至关重要的防抖性能加持下更是如虎添翼。在小成本视频制作方案中基本实现了取代稳定器,翻转屏的设计用来录制vlog也比较得心应手。不过我希望它能在视频录制规格上有所提升,譬如内部录制更高色深或采样率,或者4K视频可以有更高的帧数选择。
高分辨率模式由机身防抖衍生而来,传感器进行像素级别位移并连续拍摄多张图像,最后合成为更高解析力或高像素数的图像,这在微单时代几乎成为标配,但E-M1X革命性的进步是将手持拍摄引入该模式下,并且能够很好地补偿画面中物体的移动。
当架设三脚架时,E-M1X连续拍摄8张,并合成最高8000万像素的图像,手持则拍摄16张并合成最高5000万像素。从按下快门到合成完毕仅不到10秒时间,并且实测1/60秒的快门速度下也能成功出片。
下面就是一张手持拍摄的高分辨率图像,像素数达到了5000万,受服务器限制进行适当缩图处理。下面有一张最高画质JPEG与高分辨率图像与的细节对比,可以发现后者纹理更加清晰,画质有显著提升。
焦距:26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64
曝光时间:1/1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 对运动物体的补偿
既然手持拍摄被证实可行,我们会将相机更多带到户外拍摄,此时对运动物体的补偿十分重要,E-M1X在高分辨率模式下可以设置每张的拍摄间隔时间,如果设置为1/4秒甚至更长,物体就会像下面一样严重拖影:
那么将拍摄间隔设置为0,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不必担心密集拍摄引起抖动,首先强劲的防抖可以消除抖动,其次相机在手持模式下为静音拍摄,一切都在瞬间悄悄完成。
在这个机位拍摄过的朋友都知道,需要将相机高高举过头顶,稳定性势必成为一个问题,普通拍摄都有可能虚片,但我依然成功拍摄了高分辨率图像。
焦距:4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80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依然是间隔为0拍摄,局部放大展示了对移动物体的补偿,没有很奇怪的变形,只是类似长曝光的模糊效果,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且具有一些美感。
在几次大胆的尝试后,从此拍摄风光和建筑题材我养成了随手捏高分辨率图像的习惯,能够简单而又行之有效地提高画质,何乐而不为呢。
· 实时ND合成
不仅是三脚架革命者,E-M1X还成功抢占了滤镜厂商的市场,相机支持以图像合成的方式实现ND减光镜效果,有ND2~32五挡可选,最高可以减慢5挡快门速度,功能在M挡时开启,限制最高时长为2秒。
长曝光一是可以让水流、云彩等变得平滑,风光作品更柔美具有氛围感,是档次上升的最简单途径。下面是普通拍摄与开启ND32的一组对比,并没有画质损失,反而因为是平均值堆栈的合成方式,理论上信噪比更高画质会更纯净。
焦距:12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6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2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2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长曝光的另一个作用是在抹除环境中杂乱的移动物体,还原简洁的画面。下图仍然是普通拍摄与ND32的对比,效果十分明显,如果你有耐心连续拍摄,理论上可以后期合成出完全空无一人的雪后故宫。并且相机还支持实时预览,我在按下快门前就已经在取景器看到预期的画面了,帮助更好地调整拍摄参数。
焦距:12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250s 曝光补偿:0.7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2mm 光圈:f/22.0 ISO感光度:64
曝光时间:6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不过有一点不完美,实时ND合成在静音模式下工作,此时我无法启动倒计时拍摄,想得到不抖动的画面就必须通过快门线或手机连接APP遥控击发快门,这种小缺陷可能很快通过固件更新修复。这项功能如此富有革命性,以至于我可以抛弃滤镜支架与脆弱的玻璃镜片了,一切都在机内解决是最人性化的逻辑,如果不满足于2秒的限制,连续拍摄并后期平均值堆栈处理一样可以得到多片ND滤镜叠加的效果。
包围拍摄在许多相机上都具备,但一般仅限于包围曝光或HDR合成,像E-M1X这么种类繁多的包围方式是非常专业化的,你可以挑选色彩最风格化的那一种白平衡数值,也可以用ISO包围进行画质更好的HDR合成,甚至商业静物与风光拍摄中最常用的景深合成也没有被遗漏,现在一切都在相机中自动进行,再无失败的可能性。
其他相机的中BKT(包围曝光)功能在E-M1X中被称为“HDR”,有多种模式可选,我试验了其中的一种,以3Ev步长包围拍摄5张,保存原片留待后期处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自动合成。
此时不再是传统单反相机按一次快门拍一张的方式了,E-M1X在1秒之内连续拍摄5张,没有考虑画面的抖动,因此防抖系统强大到足以消除这些,你可以和过去小心翼翼架三脚架并考究拍摄的自己说再见了。
我相信即使最高宽容度的全画幅相机也不敢在单张图像上大肆处理,那势必会出现色彩断层以及噪点涌现。奥林巴斯E-M1X相机的多种包围方式体现了他们对专业摄影师拍摄需求的关注,原本过于复杂的操作在这里可以被自动处理,很好地解放了生产力。
测评期间,奥林巴斯E-M1X成为了我使用频率最高的相机,它同我一起进行了人像、动物、建筑和风光题材的拍摄,见证了故宫的第一场雪、漫展中可爱的COSER以及结冰湖畔生机勃勃的禽鸟,足见我对这台相机有多么喜爱,这正是因为舒适的握持手感、一流的操控体验以及M43系统便携性上天然的优势,机内种类多样的功能也为我提供了许多玩法,唤起寒冷冬日里对于摄影的热爱。下面来看看这些样片吧(人像部分经过磨皮调色处理,但眼部焦点未进行过锐化):
焦距:26mm 光圈:f/3.5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6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0mm 光圈:f/3.2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125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38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80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300mm 光圈:f/6.7 ISO感光度:1000
曝光时间:1/320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300mm 光圈:f/6.7 ISO感光度:1000
曝光时间:1/1000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24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600
曝光时间:1/15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拍摄以上题材时,E-M1X快速且精准的对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的面部识别成功率很高,追踪移动的动物也十分紧密,超强防抖为150-300mm镜头的手持拍摄提供了可能,从而这套系统成为无往而不利的野生动物摄影利器。
有幸遭遇了北京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立即抢了一张故宫的当日门票,我在鹅毛大雪中使用E-M1X拍摄全然不惧,它坚固的防护性能是我信心的来源。
焦距:15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320s 曝光补偿:0.7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80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36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800s 曝光补偿:0.7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75mm 光圈:f/4.8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400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2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5s 曝光补偿:-0.7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6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64
曝光时间:4/1s 曝光补偿:-0.7EV 白平衡:手动
· 编辑观点:
奥林巴斯E-M1X的各项性能趋于完美,其中防抖和对焦系统甚至可以作为次时代微单相机的基准,感光度和宽容度测试结果再次刷新M43传感器所能到达的上限。除了这些硬参数,相机在外观和操控体验等方面也做到了尽善尽美,只是因为太过贴合的握持感受,它在接下来很长时间内预计都会是我最爱不释手的相机。这款相机上手简单,同时又上限极高,以很大的包容度覆盖了从入门爱好者到专业摄影师多样化的用户群体,换而言之,会选择M43相机的一定是非常理性的用户群体,在多方权衡下懂得如何利用这个系统的优势,又应该怎样规避它的缺点,如果你最后选择了E-M1X,以上手后的实际整体感受为评判依据,它给出的答卷分数会相当高。诚然,它或多或少还有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但对于追求灵活、高效的新闻摄影师与有高速度需求的体育题材摄影师,奥林巴斯E-M1X正是梦寐以求的理想机型。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