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随着去年松下在德国举办的photokina展会上高调宣布与徕卡、适马共同组建L卡口联盟,同时公布了两款全画幅微单相机S1/S1R的开发计划,瞬间引起了整个行业的轰动。一直到今年一月底松下在海外召开发布会正式宣布这两款全画幅微单相机的发布,在这场发布会上一同推出的还有三支镜头,分别是一支小三元标准变焦镜头LUMIX S 24-105mm f/4 O.I.S,一支小三元中远摄变焦镜头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以及一支顶级的标准定焦镜头LUMIX S PRO 50mm f/1.4,一同构成了松下在全画幅领域施展自己拳脚的最初阵容。那么松下这支小三元中远摄变焦镜头的具体表现如何,一起来看我对于这支镜头的全面评测。
70-200mm这个焦段作为大家耳熟能详和常用的一个焦段,各大厂商在这个领域也是不遗余力地推出更好的产品以满足对中远摄用户的需求。松下本次随S1/S1R一同发布的这支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镜头便是这样一支中远摄变焦镜头,可想而知这个焦段的重要性。
规格方面,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采用17组23片的光学设计,包含一片非球面和三片ED低色散镜片,其中最近对焦距离为0.92m,最大放大倍率约0.25X,采用线性马达对焦,同时支持光学防抖。外观尺寸方面,由于是f/4小光圈的规格,镜头整体相对来说比较小巧,尺寸为84.4mm×179mm(最大直径×长度),滤镜口径77mm,重量为985g,这支镜头的具体规格大致如此,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支镜头的外观。
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镜头正面
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镜头右侧面
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镜头背面
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镜头左侧面
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外观整体比较简洁,从上到下分别是对焦环、变焦环、旋转三脚架底座。镜身由坚固且轻巧的镁铝合金打造而成,通体采用磨砂喷漆,提高了整支镜头的质感。
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前镜片镀膜
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镜头后镜组
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的前镜组采用77mm的滤镜尺寸,透过镜头前方可以看到黄绿色的镜片镀膜。在镜头后镜组部分则可以看到这支L卡口镜头的金属卡口,卡口附近布置了五颗金属螺丝以及10个金属触点,而在镜头最前端以及最后端的镜片表面增加了防污氟镀膜,可以有效地防尘防水防油污。
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搭配松下S1R
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搭配松下S1R
前文我介绍过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的镜头尺寸为84.4mm×179mm(最大直径×长度),重量为985g,这样的体积和重量在一众70-200mm f/4镜头中算是中规中矩,在搭配机身重量为898g的S1R时,两者还是比较契合协调的,如果你习惯了单反的重量,这样的体积和重量相信你也会能够很轻松地上手。
·镜身细节
通过以上对整体外观的介绍,各位读者应该对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都有了基本的了解,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支镜头镜身部分的细节。
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采用内变焦设计
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采用推拉式手/自动对焦切换
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采用内变焦设计,变焦环宽大,纹路细腻且柔软,整个变焦行程大约70°,变焦时还是非常舒服的。此外,这支镜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采用了推拉式的手/自动对焦切换,这是松下将自家M43镜头上的对焦方式带到了全画幅镜头上,实际拍摄时,手/自动对焦切换非常迅速,手动对焦时配合机身的峰值辅助线以及放大对焦可以做到非常精准。
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镜头细节
松下LUMIX S 70-200mm f/4 O.I.S镜头防抖开关
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镜头内置了光学防抖,从CAPA的测试数据,我们了解到这支镜头最大能提供约6挡的补偿效果,关于镜头的防抖效果,我将在下文中单独测试。
松下LUMIX S 70-200mm f/4 O.I.S的转动三脚架托是一块兼容快装板
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的三脚架托可任意角度转动,并且在正90°的倍数上会有白色的标记,方便摄影师能更水平的构图。值得一提的是,这支镜头的底座支持1/4英寸螺栓,同时其底部还采用燕尾槽设计,可以直接安装在兼容阿卡型快装板的三脚架云台上。
以上是这支镜头的细节部分,下面我们进入这支镜头的测试环节。
·MTF曲线测试
本次测试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我们所用的机身是松下S1R,由于暂时还不能解析此款相机的RAW格式照片,因此在本次的测试中我们所使用的照片为画质最高的JPEG格式。
从70mm端的MTF曲线的形式来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在各个空间频率的表现都非常不错,尤其是画面中心位置的MTF曲线,从最大光圈到成像最佳的中间两挡光圈的其MTF曲线的表现都非常一致,这恰恰说明了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在70mm端时的最大光圈的分辨率无论是在低空间频率还是高空间频率下都拥有出彩的特别表现,对于“数毛”党而言这绝对算得上是一款利器。而边缘画质的分辨率表现则没有中心画质那么优秀,但从数值上来看,当空间频达到30cy/mm时,在光圈f/8下的MTF数值依旧在0.6以上,这样的表现也可以说是不错了。
在200mm端时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的中心和边缘MTF的曲线相较于70mm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空间频率的升高其对应的MTF数值下降得也较快,因此200mm端的成像质量相较于70mm端的成像质量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从数据上来分析,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的200mm端在低空间频率下的表现还是不错,举例说明的话,就是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的200mm端时在人像拍摄时同样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 画质实拍测试测试
在看完MTF曲线对比后,在日常拍摄环境中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的画质表现如何?现在我们进入画质实拍测试中,我搭配使用的同样是松下S1R的机身,在关闭机身优化选项后,并使用三脚架与2秒定时进行拍摄,后期截取最高尺寸JPEG图像100%放大查看细节表现。
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 70mm端实拍(红框内为截图区域)
从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的实拍表现来看,70mm端在光圈全开时所表现的中心细节就已经非常好了,边缘的画质同样清晰,从整体的表现来看,在光圈f/4-f/16之间,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的中心锐度及对比度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而f/16以后开始出现由于小光圈衍射导致画质下降的情况,当光圈收到f/22光圈时,中心与边缘的画质则下降明显。
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 200mm端实拍(红框内为截图区域)
从200mm端的实拍表现来看,我发现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在200mm端的画质表现和70mm端的表现类似,最大光圈时中心就已经有了非常不错的画质表现,基本的纹理清晰可见,同时边缘部分的画质表现也不错。在f/4到f/11之间该镜头的中心和边缘的画质都表现出比较高的水平,此时画面有着较高的锐度和对比度表现,而在f/16以后则出现了解析力下降的情况。总体来说,松下这支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的实拍表现还是非常优秀的,尤其是光圈全开下的画质让人惊喜。
·防抖测试
根据官方介绍,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能提供约6挡的防抖效果,对此我测试了100mm端的防抖效果。测试中,我将相机设为S挡位,从安全快门速度开始逐挡降低快门速度进行拍摄,并且每挡快门速度下同时拍摄3张照片以观察是否达到满意的防抖效果。
在实拍测试时,每挡快门速度拍摄的3张照片中,有2张清晰就认定该快门速度下的可用度高。实拍测试中,我发现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的100mm焦段在1/8s时,开始出现由于抖动超过防抖补偿效果,照片出现模糊的现象,因此判断这支镜头的防抖补偿大约在4.5-5挡。
·色散控制测试
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采用17组23片的光学设计,包含一片非球面、一片UED超低色散镜片、三片ED低色散镜片以及一片UHR超高折射率镜片,那么该镜头在色散控制、暗角控制、眩光控制以及光斑的表现如何呢?我通过实拍测试的方式为大家展示。首先我们来看下这支镜头的色散控制表现(以下所有测试项均关闭机内优化)。
测试中采用最大光圈拍摄对焦测试板查看其上下两侧的色散程度。从拍摄的表现来看,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在最大光圈下,有一定的的轴向色散出现。
虽然使用色散测试标板,我们发现这支镜头在最大光圈下有着较明显的轴向色散,但在实拍测试时,我用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在拍摄阳光直射的建筑物背面时,该区域反差极大,测试环境极为严苛的情况下,也并未出现明显的紫边现象,因此这支镜头有着一定的轴向色散,但在横向色散方面表现得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眩光控制测试
在这次眩光控制测试中,我使用松下S1R录制了一段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在最大光圈下直射阳光时的视频,并将其制作成GIF动图,供各位了解这支镜头实际的眩光控制表现。
在眩光表现测试中,通过拍摄我们能发现在一些直射阳光的角度下,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确实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眩光情况,并且随着光圈的收缩,眩光情况也不会得到好转,这意味着你在使用这支镜头直射太阳进行拍摄时,全光圈范围内都会出现眩光。当然这与我选择的测试环境比较苛刻也有一定关系,所以在拍摄时,应尽量避免较明显的光源,以及搭配遮光罩进行拍摄。
·各挡光圈下暗角控制表现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在70mm焦段的暗角表现情况。
通过截图对比发现,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70mm端的暗角控制不错,最大光圈下稍微有点暗角,光圈收缩一挡后,暗角逐渐消失,并在f/8光圈以后暗角就几乎看不见了。
而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在200mm端时的暗角控制也不错,最大光圈下暗角相对70mm端更明显一些,并在光圈收缩一挡后,暗角逐渐消失,而f/8光圈以后的暗角就几乎看不到了。
·焦外光斑表现
作为一支中长焦镜头,我们来看一下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的焦外光斑表现如何。
通过拍摄焦外灯,发现这支镜头的中心焦外光斑显得非常圆润,而边缘的焦外光斑也没有常见的“洋葱圈”,不存在难看的口蚀情况发生,因此使用这支镜头在能拍出非常美的焦外光斑。据了解,为了避免口蚀情况的发生,松下专门针对这支镜头的结构和镀膜进行了优化。
以上两张实拍焦外图,我们能发现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的焦外十分美妙。
·样片展示:人像
中长焦是最适合拍摄人像的一个焦段,对于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个中远摄焦段的镜头而言,长焦能带来不错的虚化,同时压缩空间去除繁杂背景的能力也是一流,此外这支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为0.92米,这在所有70-200mm焦段的镜头中名列前茅,可以更近距离的拍摄人物细节。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人像样片均有一定明暗和人物肤色调整。
焦距:20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200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20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25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35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80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76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60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20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50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20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30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20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40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20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50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通过人像样片,我们能看出即便是在f/4不大的光圈下,该镜头的虚化效果依然给力,同时长焦端带来的空间压缩感,在拍摄环境人像时,也能带来别样的效果。
·样片展示:宫廷古建
以下是使用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搭配S1R在天坛拍摄的样片,部分样片经过小程度的明暗调整。
焦距:10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2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70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400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7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64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70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6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71mm 光圈:f/9.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125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20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0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99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160s 曝光补偿:1.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7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8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样片展示:城市风光
以下样片是在北京国贸地区夜幕降临时拍摄的多张照片,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照片均经过曝光和明暗的调整。
焦距:7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80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7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0
曝光时间:1/200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70mm 光圈:f/16.0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4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70mm 光圈:f/16.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20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20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0
曝光时间:1/6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评测总结:
当回顾整篇评测文章时,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镜头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画面锐利,无论是70mm端还是200mm端在最大光圈下都有非常不错的画质表现,这让我可以放心地使用最大光圈去拍摄,同时这支镜头在小光圈时,画质也未出现明显的下降,除了最小光圈下由于衍射出现画质下降,一般放大一挡使用f/16光圈就可以拍摄带有星芒、车流的高画质照片。第二个感受是这支镜头还是比较轻便的,985g虽然说并不是特别轻便,但相对于大三元的70-200mm来说还是轻便不少,此前与一位风光摄影师聊天,他表示更倾向于小三元的70-200mm,因为外出拍摄风光,大光圈的意义不如重量方面的轻便来得实在。另外这支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在焦外虚化、色散以及暗角方面做得也是很到位的,柔美的虚化,圆润的光斑,并在开启机内优化后仅有的紫边和暗角也会被几乎处理掉。
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搭配松下S1R
那么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就是没有缺点的完美镜头吗?当然不是,作为松下的第一支70-200mm中长焦远摄镜头,它没有任何的自定义按键,仅有一个推拉式的对焦模式切换,这对于松下S1R这样一台定位于专业全画幅微单相机来说,这意味着摄影师不能更充分地发挥这支长焦镜头的优势,这方面,兴许会在下一代产品中会得到更新。另一方面,作为一支防抖镜头,松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这支镜头的实拍防抖效果,通过实拍测试最大拥有约4.5-5挡的防抖效果,并且这中防抖效果是与S1R机内防抖共同作用实现的,当然防抖测试也因人而异,个人因素占比较大。最后,我们来聊聊价格,国行的售价需要等到2月24日大陆地区发布会结束后方才知晓,不过我们可以拿美国地区的价格作参考,1699美元的售价折合人民币约11500元,对于一支f/4光圈的中远摄变焦镜头而言还真不便宜,这一价格也让这支镜头一举成为目前同规格中最贵的一支70-200mm镜头,不清楚这会不会成为很多用户劝退的理由,不过考虑到松下全画幅的整体定价,这样的价格或许就可以接受了。总而言之,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作为松下L卡口的首支中远摄变焦镜头,其总体表现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