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当索尼初踏入单反之门时,从美能达手中接过了部分镜头,其中不乏美能达时期的名镜,再加上索尼和蔡司合作推出的几只蔡司头,组成了一个还算华丽的镜头阵容。再加上几支由腾龙OEM的APS-C画幅的镜头,索尼这个初始镜头群也能覆盖从鱼眼、超广角到超长焦的广大范围。尽管如此,和佳能尼康两大巨头相比,索尼那时的镜头产品线还是显得单薄了一些。
要知道,无论是索尼的G系列镜头还是蔡司镜头,除了有着骄人的画质之外,它们的身价也十分傲人,更适合高端用户(专业摄影师、高端发烧友),何况这些镜头中,绝大部分是全幅镜头,APS-C镜头仅有4支。但是在数码摄影时代,APS-C依然还是大众摄影的主体,对于众多使用APS-C画幅的用户来说,价格更加平易近人,画质又适中合理的镜头才是最需要的。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α系统要想发展壮大,必须扩充自己的镜头阵营。而这几年,索尼也确实在这方面一点点进步,除了在高端产品线上继续和蔡司合作,推出了令人惊叹的“大三元”中的16-25/2.8和24-70/2.8这类经典镜头,并充实了G系列阵营,索尼还一步步完善了自有的镜头产品线。现在,我们看到索尼已经拥有了G系列和蔡司各5支高端镜头,索尼镜头已经多达20支,再加上两支增距镜,产品线比原来丰富了不少。
对于普通摄影爱好者来说,最为可喜的还是索尼在一些中低端镜头上的推出。比如DT16-105mm F3.5-5.6和28-75mm F2.8 SAM这类标准变焦镜头,有着良好的性价比,还有低端的DT18-55mm F3.5-5.6 SAM和DT55-200mm F4-5.6 SAM等镜头,让用户从高中低各个层次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镜头选配方案。
本次评测用机身和镜头由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提供,
存储卡由SanDisk独家提供
不仅如此,索尼的定焦镜头阵营也不断扩大。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支索尼DT 30mm F2.8 SAM 微距,就是一款专为APS-C画幅用户而设计的定焦微距镜头(DT是索尼APS-C画幅镜头的标识),也是索尼发布的第一款非全幅微距镜头。这支镜头被索尼的设计师称为自己的得意之作,那么它有何得意之处?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外观设计
索尼DT 30mm F2.8 SAM 微距拿在手里的第一感觉非常轻巧,该头重量仅为150g,因为这支镜头全身均采用塑料材质,卡口也不例外,这是入门镜头常常需要面对的问题——价格和做工总是难以两全,不过这支镜头的小巧轻便却也使得它携带起来更加轻松。
和索尼其他镜头一样,这支镜头有着光滑的外表,尺寸为70mm×45mm,镜头滤镜口径为49mm,但是并不是前组镜片的直径,我们从镜头正面可以看到这支镜头的前组镜片直径非常小。
索尼DT 30mm F2.8 SAM 微距正面及镜尾卡口设计
对焦设计
索尼DT 30mm F2.8 SAM 微距在对焦时内镜筒会伸出,并且采用了两节内镜筒的设计。让我们意外的是,这支采用了SAM平滑自动对焦马达的镜头在自动对焦时噪音非常大,会发出“吱吱”的马达声。尽管是一款低端入门镜头,这样的声音也实在不够讨好。
索尼DT 30mm F2.8 SAM 微距采用两节内镜筒设计
在对焦速度上,由于没有超声波马达,对焦速度自然算不上快,不过如果是用作普通的拍摄,还是能够一次性合焦,但是如果你进行的是微距拍摄,恐怕还是使用手动对焦为妙。而该头的对焦切换键的位置在正左侧,很方便左手拇指操作。
镜组结构
在镜头的镜组设计上,索尼DT 30mm F2.8 SAM 微距使用了5组6片的设计,其中并没有使用任何特殊镜片。从价格方面考虑,这也是很必然的。
从下面的MTF曲线看,这支镜头在大光圈下的解像力算不上优秀,但是F8时的解像力则会很棒。对于一款入门产品来说,也差不多就应该是这样的表现吧。至于真实成像是否如此,咱们还是接着往下看吧。
我们在室外拍摄了一个场景,截取了中心和边缘部分来对比这支镜头的中心和边缘部分差异。拍摄使用索尼α500机身,标准图片风格,最大JPEG、关闭动态优化等设置。使用三脚架固定拍摄。
索尼DT 30mm F2.8 SAM 微距各级光圈下中心和边缘对比
从截图可以看出,索尼这支30微的最佳光圈是F5.6,不过给人的感觉很可能是F8时三脚架可能受到了某种外在抖动因素的影响。并且,作为一个APS-C专用镜头,这支镜头在各级光圈下,除了F2.8和F4两级光圈较为明显外,其余光圈下中心和边缘的表现都非常接近。
我们还将这支镜头在进行微距拍摄时也拍摄了各级光圈的对比,并截取了焦点部位的100%截图。这是一个很小的花盆的边缘,微距拍摄时,景深变得十分小。
这个结果和上面的结果几乎一样,最佳光圈依然是F5.6。
暗角
作为一支APS-C画幅的镜头,理应不会出现太明显的暗角,但是索尼DT 30mm F2.8 SAM 微距的前组镜片直径太小,我们看到在F2.8时的,画面的暗角还是非常明显。但是如果将光圈收缩到F5.6时暗角几乎消失。
畸变
作为定焦镜头,索尼DT 30mm F2.8 SAM 微距有着良好的畸变控制,虽然没有用特殊镜片,但是我们看到它几乎没有畸变。
逆光
微距摄影中面对逆光的情况比较少,但也不是没有。如果是进行微距拍摄,逆光情况下一般很少出现我们常见的光斑。那么在进行普通摄影时呢?从下面的测试样张中我们也看到在这种逆光下也很难看到眩光和鬼影的身影。
样张
我们依然使用索尼α500和这支镜头搭配拍摄部分样张,使用最大JPEG和标准色彩风格,关闭动态优化功能。所有照片均是直接出片,没有做任何的后期处理(竖式构图在PS里进行了旋转)。
左:F5.6,1/800s,ISO 200;右:F4,1/200s,ISO 200
用作普通镜头拍摄效果;F2.8,1/640s,ISO 200
上图的微距特写;F5,1/400s,ISO 200
用作普通镜头拍摄效果;F4,1/4000s,ISO 400
怀表的微距特写,F4,1/250s,ISO 400
怀表内盖纹路特写,F9,1/80s,ISO 400
让我们高兴的是,尽管没有使用特殊镜片,但是这支镜头将色散控制得非常好。绝大多数有高反差部位的样张中,我们都没有看到常见的紫边问题。而且,7片圆形光圈的设计,让这支镜头的焦外虚化虽然比不上一些高端镜头,但是作为入门镜头,其表现已经非常理想了。
使用感受
初拿到这支镜头,轻飘飘的重量可能会让人大为失落,毫不隐瞒的说,笔者一开始也是感到有些失望,甚至不敢对它报以什么希望。轻带来的唯一好处似乎就是让我携带的份量轻了很多,整个拍摄过程轻松舒服多了。
不过我知道,对这样一支镜头的做工和手感要求太高是过于苛求了,对于它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成像。事实上,这支镜头在成像上没有让我失望。30mm的焦距放在索尼α500机身上,相当于45mm焦距,非常接近传统摄影中的标准镜头视角。因此,这支镜头不仅是一颗微距头,还可以作为一支很不错的人像和人文镜头使用。F2.8的大光圈在旁晚和夜景中也可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索尼DT 30mm F2.8 SAM 微距镜头+索尼α500
将它作为一支普通定焦镜头使用时,这支镜头的对焦速度还是不错,只不过要忍受一下它对焦时的噪音,但是成像令人放心。但是如果你用它拍摄微距时,你很可能遭遇对焦缓慢和略有迟疑的问题,建议微距拍摄时改为手动对焦。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这支镜头在最近对焦距离13cm拍摄时才能达到1:1的放大倍率,而这个距离几乎已经相当于镜头前端到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这就意味着在进行1:1放大倍率的拍摄时,这支镜头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的工作距离。因此,这支镜头并不适用于动物的微距拍摄。
这支镜头的锐度不错,最大光圈的成像和最佳光圈F5.6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在F5.6-F9之间的锐度都很不错,整体表现还算均衡,建议多使用这几级光圈。这支镜头的色彩还原明艳、反差良好,尤其是对紫边的良好控制让画面中很难看到碍眼的瑕疵。
因此,总的来说,这支镜头没有突出的瑕疵,锐度、色彩、反差不算特别优异,但是却还算令人满意。而对焦和做工问题则是换取更低价格的代价,事实上这两个问题可大可小,要求高的用户可以不屑,但是注重实用画质的用户则可以说这是无所谓的问题。目前,这支镜头的报价大约是1500元,是索尼镜头群里最便宜的微距镜头了。是否值得拥有,相信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求会有一个答案。
镜头参数
名称 |
索尼DT 30mm F2.8 SAM 微距 |
镜组结构 |
5组6片 |
特殊镜片 |
- |
光圈叶片 |
7片 |
最小光圈 |
F22 |
视角(APS-C) |
50° |
最近对焦距离 |
12.9cm |
放大倍率 |
1:1 |
滤镜口径 |
49mm |
直径×长度 |
70×45mm |
重量 |
150g |
相关链接:
·索尼α850、α900与佳能7D、5DII高感测试
·体验索尼a550的力量!日本北海道体验纪行
·比想要的更多 索尼高端入门单反α550评测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