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前言
2010年7月22日,松下发布了其首款单电G1的后继机型——G2。虽然G1当时作为世界上首款微型4/3的单电相机,在业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但是由于其诞生后并没有在国内上市,因此国内用户对其印象并不是很深刻,反而是GF1/GH1等后来机型给我们的记忆更加鲜明。
在G1诞生时隔18个月之后,松下公司又推出了G1的升级版G2。发布时,这款机器给人的印象是在外观上和G1区别并不大,只是官方声称其采用一块3英寸46万像素的液晶屏,并支持触屏操控。接下来,号称“世界上首款可触摸控制的可更换镜头相机”的说法传遍了网络。
事实上,如今触控操控系统在DC上已经蔚然成风,这一次攀升到单电机身上似乎也有所预示。即便如此,我一开始并没有对这款机器抱有多少期待。该机依然是1210万的Live MOS传感器,处理器升级到新的维纳斯高清II引擎。该处理器拥有更快的速度,并且能更好的支持高清视频拍摄。在视频拍摄方面,松下G2可拍摄分辨率为1280×720、每秒60帧的AVCHD格式高清视频,并且机身具备HDMI接口,可以方便输出高清视频及图片回放。
看到这些参数,我们会注意到,除了旋转屏和触摸操控外,G2在性能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所以,当这款机器辗转到了我的手上之时,我也仅仅是随意的拿着它试拍了几下。在接下来短短的两天试用时间里,我由一开始的漫不经心慢慢到被这款机器的人性化操控所折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其操控系统的魅力所在吧。
外观对比
G2的外观和G1区别不大,只是在一些细节处有所不同。从右肩来看,G2将iA智能自动模式单独放置在一个键上,摄像功能也独立为一个按键。
G2的左肩对焦模式转盘进行了调整,将“对焦模式”和“对焦区域选择”分别以两个拨盘的形式整合在了一起。而快捷菜单的按键被放置到了G2的机背处。此外,两款相机很难找到不同之处。
如果是从正面来看,两款机型真的很难区分,毕竟两款机器的大小和体积都十分相似。这次G2所搭配的镜头是14-42mm镜头,整个体积虽然不算袖珍,自然也不能和卡片机相比较,但是和单反相比已经小了很多。作为一个女性用户来说,个人认为这款机器用在女士手里还是非常相称的。
安全便捷的液晶屏设计
在使用中,我们最先体验到的自然是G2的操控系统。而在整个操控系统中,可旋转的液晶屏又是最先带给我们便捷体验的设计。和奥林巴斯的设计一样,G2的液晶屏通过两个轴的连接旋转,可以进行360°察看。
这种LCD比起某些厂商只能上下旋转的设计要自由得多,对于高低角度和偷拍等都十分有利。不仅如此,这块屏幕在不用或携带的时候,还可以将液晶屏朝里关闭,使用的时候再翻过来,这样一来,对液晶屏能进行更好的保护,不至于在携带中磨花或者损伤。
此外,G2和G1一样,在EVF取景器旁也设计了红外感应器,当其感应到眼睛靠近时,就会自动关闭液晶屏,改为EVF取景。同时,EVF也可以调节屈光度,让近视的用户也能正常使用,设计非常人性化。
松下G2的EVF取景器带红外感应器,并可以调节屈光度,LCD可面向机身关闭
触摸操控 超级人性化
触摸设置参数
G2的液晶屏支持触摸操控。事实上,如今的触摸屏在卡片机中已经非常普遍,但是G2的触摸操控又上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从下面的视频中你可以看到,G2的触摸屏灵敏度非常好,轻轻点击就可以有所反应。总的感觉G2的触摸屏很有如今很流行的iphone的风格,绝大多数操作都可以通过触摸进行。
比如各种参数的快捷设置。虽然G2的机背上也有Q.MENU按键,不过有了触摸屏,谁还愿意去按那个按键呢?我们只要用手指或者指甲,轻轻点一下屏幕右侧的Q.MENU虚拟按键,就可以激发各个功能的虚拟按键功能。接下来你只要点击相应的图标就可以更改设置啦。
从上面的视频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在设置的时候,比如更改光圈的时候,形象的flash设计也给人以非常愉悦的体验。
触摸快门及对焦
其次,G2还支持触摸快门功能。什么是触摸快门?听字面意思是通过触摸启动快门,那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来看看视频演示吧。
在触摸屏幕的那一霎那,相机要完成对焦和拍摄两个动作,这个功能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G2这款相机的对焦速度非常快。事实上,在笔者试用的过程中,G2的对焦确实是又快又准,很少出现拉风箱的情况。
除了自动对焦快之外,G2也支持手动对焦。和众多DC一样,G2在手动对焦时也会将画面进行放大,以便精确对焦。
触摸控制对焦点、曝光补偿
在拍摄中,我们最常需要改变的恐怕就是对焦点和曝光补偿了,实际上前者的更改更加频繁一些。在G2上,对焦点的改变通过触摸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只要点击想要对焦的位置就可以改变对焦位置,比用按键来控制对焦点的移动快了很多。而且对焦框的大小也可以通过机背的拨盘快速改变。
不仅如此,曝光补偿也可以通过快捷菜单进行非常便捷的控制。G2触摸屏的灵敏反应让曝光补偿的操作也更加迅速。
触摸放大
其实,G2的浏览方式很多,不仅可以按照日期进行检索,还可以按照不同张数的缩略图检索。但是这些检索方式在DC上大家已经见惯不怪了,因此在这里就不多做赘述。这里要提的是G2的放大检阅。
G2可以在回放的时候触摸画面的任意位置放大查看,多次点击可以不同倍数进行放大。而且,如果想要在放大的时候查看其他位置,只要轻轻划动屏幕就可以进行浏览,其感受就和使用iPhone的感受差不多。
总的来说,G2的操控系统因为有了触摸系统,所以让相机的操作非常方便快捷。又由于屏幕的触摸性能灵敏实用,所以操作体验非常舒服。基本上,你平常要用到的功能都可以通过触摸屏实现,对于喜欢体验新方式和新功能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应该很愿意尝试这样的方式。
而对于比较保守的用户来说,G2也没有抛弃传统的快捷按键,所以如果你不喜欢触摸屏,也完全可以通过机身的那些按键来操作。
感光度对比
对于微型4/3,我最担心的可能还是感光度方面。于是在比较暗的室内环境下拍摄了各级感光度的样张,并对两个地方进行了100%截图。使用最大JPEG、标准色彩模式、自动白平衡、关闭降噪。
下面是另外一个地方的100%截图。
从各级感光度来看,G2这款具备4/3型传感器的单电在ISO 100-800的时候,画面纯净度还不错,至少个人觉得在ISO 800时,画面的色彩饱和度和锐度、细节等都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噪点也得到了很好的抑制。而从ISO 1600起,色彩饱和度大幅度下降,ISO 3200时,画面噪点急剧增多,而到ISO 6400时,细节几乎丢失了。
也就是说,在暗光环境下使用时,G2最多建议使用到ISO 1600,在不计较画质的情况下,ISO 3200也可以使用。ISO 6400的实用价值很小。
样张
试拍样张使用最大JPEG、标准色彩模式、自动白平衡拍摄。点击可查看原图。
左:F14,1/15s,ISO 100;右:F5.6,1/160s,ISO 100
左:F11,1/40s,ISO 400;右:F4.9,1/40s,ISO 100
F5.6,1/125s,ISO 100
F5.6,1/50s,ISO 100
左:F16,1.3s,ISO 100;右:F11,1/80s,ISO 400
从样片可以得出几点,第一,所有照片均是手持拍摄,样片中有好几张都是慢速快门,倒数第二张的流水还达到了1.3s,借助一边的树对身体的依靠,竟然在1.3s的快门速度下拍摄到了一张接近于清晰的照片,这足以说明G2的防抖功能是非常有效的。
第二,有好几个场景是明暗对比非常强烈的(比如最后一张),但是G2从暗部到亮部均给出了较好的细节,说明该机的宽容度还不错。
光线条件好的情况下,拍摄人像可以让我们看到G2的细节描写能力
第三,从各图放大的原图来看,G2的锐度和细节刻画能力也很不错。尤其是在光线条件好的时候,细节刻画能力非常强。而且这还仅仅是使用JPEG,如果使用RAW格式拍摄再转换,相信效果会更好。
小结
由于试用时间有限,无法对这款机器进行深层次的点评。但是在这两天的试用时间里,G2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开始我并不以为然的触摸操控系统,其灵敏的反应、方便的对焦点更改、可360°查看的液晶屏、触摸快门等功能都让G2的操作非常轻松惬意。相信如果体验了G2的触摸系统,你很可能不会再愿意使用它的按键操作。可以说,G2的触摸操控系统开辟了一个操控的新境界。
当然,G2的个头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而对于我来说,和单反相比G2更加小巧的体积还是能让我减负不少,至少在北京拥挤的地铁公交上,G2总比D700这样的机器让人省心省力,如果放置在女孩们的手提包里也不会弄得包包鼓鼓囊囊很难看的样子。
松下G2的电池续航能力非常强,一次充电在使用LCD的情况下
能够支持2-3天的拍摄
在画质方面,如果不是专业摄影师,G2的1200万像素完全足够使用。而G2的JPEG画质虽然和专业单反相比有差距,但是已经完全能够满足任何摄影爱好者的需求。可以说,该机的色彩表现、细节刻画能力、宽容度等并不输于如今的中低端单反。
不仅如此,G2还具备丰富的其他功能,比如高清摄像,iA智能自动、跟踪对焦、各种智能识别功能等。可以说,G2大有集卡片和单反之大成于一身的趋势。如果不考虑价格,让我在入门单反和G2之间进行选择,我一定会选择后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