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原标题:大口径卡口的“NIKKOR Z”开发背后的故事(上) 各公司的卡口直径为何不同?设计和可伸缩镜筒设计也迎来新挑战。
从左到右:影像事业部 营销统括部 UX企划部 UX企划二课长 石上裕行
光学本部 第二开发部 第二设计课 主管研究员 藤原诚
光学本部 第三设计部 第一光学课 坪野谷启介
设计中心 ID组 主任研究员 二阶堂丰
确定Z卡口规格的历程
·我从十多年前就听尼康的内部人士说想要开发全幅无反相机,Z 7和Z 6终于在前年上市了。当时我觉得,首要重点应该是如何设计镜头卡口。请问研究实际花了了多长时间?
藤原:从很早以前,我们就一直在研究要不要开发FX格式(相当于35mm全幅)或是DX格式(相当于APS-C尺寸)的无反相机。每次也都会讨论什么样的卡口比较好。
虽说讨论“要不要开发FX格式的无反相机”的过程非常漫长,但确定卡口直径和法兰距之后,开发其实只用了很短的时间。
·毕竟尼康有固守传统F卡口的历史。
藤原 :是的。我们可以开发继承F卡口的无反相机,但既然是无反相机,也可以选择Nikon 1卡口,就看如何选择了。包括与以往产品的关系在内,要以怎样的定位来构建新系统,成为了困扰公司的难题。
·因为尼康过去最擅长的是设计单反相机的结构部分,对于转而开发抛去这一专长的无反相机,是不是感到非常矛盾?
藤原:是的。而且,考虑到近期相机高画质化、高像素化,以及镜头高性能化的趋势,F卡口规格有局限性,大家都认为必须换卡口。但一旦决定动手,大家行动起来还是很快的。日程相当紧凑。
首先定下来的是法兰距,在此之后,确定卡口直径用了比较长的时间。
话虽如此,但确定法兰距其实也不是简单的事情。从光学设计的角度来看,是“越短越好”,光学设计人员会要求尽量缩短,但从相机机身设计的角度来看,缩短意味着机械配置的难度会相应增加。机身外壳等也必须跟着越来越薄,很难保证性能。还要考虑留出放入机械快门的空间、图像传感器的玻璃罩的厚度等等,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16mm。
对于卡口直径,最终筛选出了5个方案,既有特别大的卡口直径方案,也有以小型化为首要条件的方案,弥补了大家在F卡口时代的缺憾。向上级提交的卡口直径要从这些方案中选出。
当时进行评价的观点有三个,一是单纯考虑尺寸,二是连同最大光圈F值在内,能否提出新的光学方案,三是综合新产品与以往产品,由机身和镜头组成的整个系统要达到平衡。
因为大家都想以能够小于F1.0的尺寸,挑战新层次的光学性能,这一愿望成为了决定因素,我们最终选择了现在的Z卡口作为提交的方案。
·我觉得从相机的设计来说,再小一点可能更好。
藤原 :这一点挺有意思。起初这种意见很多。
·从“能否提出新的光学方案”这个观点出发,卡口直径是越大越好吗?
藤原 :尼康的技术人员怀有“我们是以光学为主的公司”的强烈意识。因此,尺寸和设计虽然也很重要,但大家还是希望制作优先考虑光学的产品,认为这是公司的价值所在。
·我觉得同样是基于“35mm等效焦距”的系统,理想的卡口标准应该差不多一样才对,为什么每家公司的答案都不一样呢?
藤原 :这应该与“想用无反相机的系统拍摄什么”、“想要制作什么样的相机”关系比较大。以这次确定Z卡口的规格为例,如果当时的理念是“首先考虑相机小型化,采用35mm全幅格式”,我们说不定会采用更小的卡口直径。
尼康Z卡口因为是将光学性能放在极其优先的地位,所以选择了较大直径的卡口,其他公司则可能是为了对抗单反相机,为凸显小型轻量而采用了更小的卡口。
·有人说Z卡口系统在斜入射特性上,也就是在使用老镜头方面比较有优势。
藤原 :虽然采用这个规格是因为有利于提高光学性能,但提高光学性能,意味着镜头表现出的特色更鲜明。确定Z卡口的规格后,我们也想到了其必然会被热衷于通过FTZ卡口转接环使用老镜头的人群接受。
当然,在参与确定规格的技术人员中,也有曾执笔《尼克尔镜头“一千零一夜”故事》的佐藤和大下,他们估计早就在盘算“用转接环装上那个镜头和这个镜头玩个痛快”了。(众人笑)
尼克尔镜头“一千零一夜”故事
https://www.nikon-image.com/enjoy/life/historynikkor/
坪野谷 :关于斜入射特性,在确定卡口规格的时候,听取了我们光学设计人员的很多意见。比方说,斜入射特性会导致四周容易发生偏色,因为当时已经企划了“NIKKOR Z 58mm f/0.95 S Noct”,所以我们通过准确调查合适的斜入射特性、法兰距、从内径发出的光线,最终使其得到了采用。
·大口径的好处我明白了,那么口径小有好处吗?
藤原 :有助于机身的小型化。但对镜头而言,并不一定就有助于小型化。比如用24-70mm F2.8的镜头来比较,使用F卡口的时候卡口直径小,但因为设计上的限制,镜头反而更大更重。
而Z卡口通过扩大口径,光学设计的自由度,以及机械设计的自由度都有所提高。这样一来,不仅光学系统可以更加紧凑,配置结构也游刃有余,虽然镜头本身直径较大,但光学性能提高了,使整体实现了小型化。规格相同的24-70mm F2.8的镜头也是如此,Z卡口的“NIKKOR Z 24-70mm f/2.8 S”的全长更短,质量也减轻到了800g左右。
AF-S NIKKOR 24-70mm f/2.8E ED VR(全长约154.5mm、质量约1,070g)
NIKKOR Z 24-70mm f/2.8 S(全长约126mm、质量约805g)
·Z系列图像传感器前方的玻璃罩比其他公司的要薄,这估计已经是共识了,请问这是出于什么目的?
藤原:在确定系统的法兰距的时候,我们也对玻璃罩的厚度展开了热烈讨论。玻璃罩的厚度会影响法兰距和光学性能,当然越薄越好。但对于图像传感器制造方,减薄存在困难。
·减薄玻璃罩的困难在哪里呢?顺便请问,其厚度是几毫米?
藤原:虽然造得薄本身也很难,但随着薄度的增加,为了避免厚度不均,公差也需要具备更高的精度,难度会增大。
坪野谷 :虽然不能透露具体的厚度和公差,但从光学上来说,玻璃罩的厚度及平面度也有很大影响,对平面度的精度也有要求,确实有难度。
·前几天对NIKKOR Z镜头和NIKKOR F镜头进行画质比较的时候,我们借助FTZ卡口转接环将NIKKOR F镜头装到了Z系列上。在这种情况下,NIKKOR F镜头没有安装在原配的F卡口相机上,是不是会处于劣势?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坪野谷 :法兰距的设计思路会随着玻璃罩的厚度而改变,FTZ卡口转接环考虑到了这一因素,在画质方面没有影响。
NIKKOR Z的产品线与设计理念
·Noct以外的NIKKOR Z镜头大多是价位偏低的标准产品。这是为什么?
石上 :首先,构建让顾客能真正使用的系统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改换新卡口等亮点都放在Noct身上,其他镜头则从易于顾客使用的标准产品入手来推出产品。
对于全程F4的镜头,优先考虑的是小型化,为实现无反相机独有的小型化,将原本打算的24-120mm缩减到24-70mm,并且采用了可伸缩镜筒设计。14-30mm也同样采用沉胴机构,重点突出了无反相机系统小型的特点。
至于F1.8的单焦点镜头,在强调扩大卡口带来的高光学性能的时候,宣传最大光圈F1.4的镜头“尺寸大,但性能好”是再正常不过的做法了。但我们觉得,与将F1.4镜头的光圈缩小1~2级相比,顾客可能更乐于以最大光圈使用F1.8的镜头。因此希望通过推出小巧玲珑、可以从最大光圈开始使用的F1.8系列,让顾客觉得“买到了好系统”。
·S-Line与其他镜头的区别是什么?
二阶堂 :S-Line镜头不只是光学性能,出于对舒适性和自定义性的重视,还改善了操作性。为营造精密的感觉,将金属质感运用到了各个部位。大三元级别的镜头配备了替代距离窗的显示器,能瞬间反映操作控制环设定的内容。而且设置了L-Fn按钮,眼睛不用离开取景器,就能处理各种情况。遮光罩也采用了可以简单拆卸的锁定机构,可更换镜头所需要的要素都凝聚在了S-Line之中。
石上 :S-Line的基准首先是光学性能,对于优秀的产品,还要根据其等级,在外形上给予特殊关照。作为S-Line的象征,除了徽标之外,从前方可以看到一条银色的花纹。
·NIKKOR F镜头的点缀着金色,设计显得非常高档,NIKKOR Z镜头的设计是以银色为基调,虽然简约,但好像少了一点高档的感觉。
石上 :在日本,很多顾客都这么说,但在海外,也有很多人更喜欢现在这种更简约的设计。不管怎么说,确实有呼声表示“希望设计能让人更有欲望拥有”。
藤原:大家在外观和欲望上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但设计师这次重视的首先是相机作为工具的操作性,以及拍照需要什么样的设计。
二阶堂 :我们也知道,包括装饰在内,很多顾客都觉得NIKKOR F镜头的设计很高档,有尼康的风格。在到达现在的设计之前,我们也进行过许多尝试,其中也包括这类设计,在研究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装饰部分干扰拍摄者集中精力拍摄,我们大胆对其进行了清理。最终决定在设计中不追求华丽,而是要贯彻低调的原则,也不能让拍摄对象感受到压力。
·相较而言,F卡口的设计更像是“堆积装饰”,有些地方甚至像是后续不断追加设计要素的产物,所以才会想要回到原点重新进行设计吧。
二阶堂 :是的。对于这一点,我们与商品企划和营销人员也充分进行了讨论。F卡口随着新功能的增加,图标和文字等新增要素就像勋章一样越来越多。虽然也有很多人喜欢这样,但继续下去的话会没完没了。
而且,S-Line还标配纳米结晶涂层,除了ARNEO涂层之外,今后还可能采用新的涂层。玻璃材料也是如此。如果能让大家认识到,就算没有专用的图标和文字,S-Line也必然会采用最尖端的技术,随着这样的认识不断扩大,大家或许会更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使用非常好的镜头”。
·镜头的名称也是,NIKKOR F镜头每增加一个新功能和规格,就会加上一个字母,而NIKKOR Z镜头只有焦距、最大光圈值和S。
二阶堂 :包括外观设计在内,这正是我们的目的。
石上 :新功能总有一天会过时,我们对这些地方彻底进行了清理。
二阶堂 :在设计上,我们会真诚地接受大家对于高档感方面,以及简约过度之类的意见并进行研究,以此来回应顾客的声音。
·如果是像Noct那么有分量的镜头,设计就会显得高档,有熟悉的感觉。
藤原 :从NIKKOR Z 24-70mm f/2.8 S开始,在顾客给出的意见中,“设计很好”的评语才多了起来。比较受欢迎的似乎是显得张弛有度的部分,在功能方面则是增加了按钮、设置了凹凸。
·稍加一些元素会让人觉得高档吗?
藤原 :也许是吧。我们也觉得加入一些元素会比较好。
·NIKKOR Z 24-70mm f/2.8 S的变焦环是橡胶,调焦环和控制环则采用了金属滚花加工。
藤原 :对。一些产品的变焦环要非常大的扭矩,为了确保操作可靠,我们一开始就讨论并敲定了采用橡胶。调焦环和控制环则采用了金属,一方面是因为不需要那么大的扭矩,而且作为赋予产品高档感的设计,也是无法割舍的。
·这么说来,与其他镜头相比,Noct的滚花节距好像比较大。从设计上来说,这样比较好看。
藤原 :我们起初也用节距与其他镜头一样的滚花进行了试制,但有人说会打滑,所以稍微扩大了滚花的节距。
·将调焦环配置在前方是因为镜头内部的结构关系吗?
藤原 :NIKKOR Z镜头的系统设计基本是控制环在最里面,如果是有变焦功能的产品,接下来是变焦环,调焦环置于最前方。虽然也有单焦点镜头这样控制环与调焦环合一的产品,但调焦环基本上是置于前方,这是NIKKOR Z镜头的特点。
二阶堂 :环的排列虽然也会因镜头的特性而有所改变,但我们最重视的是操作性,就Noct而言,调焦环设置在了最前方宽敞的地方,微调也比较容易。
·请问一下,NIKKOR Z镜头盖上的标志为什么从过去的Nikon换成了NIKKOR?
石上:与尼康相比,尼克尔尚未打响知名度,所以为了强调“尼克尔”,NIKKOR Z镜头统一采用了“NIKKOR”的标志。
在英语文化圈,“NIKKOR”好像比较拗口,人们似乎只知道这是“尼康镜头的名字”。但我们自始至终一直冠以“尼克尔”的名号,想要借这次制作主打光学性能的新卡口的时机,让尼克尔变得深入人心,因此在镜头盖,以及镜头的各个部位都使用了“NIKKOR”的标志。
藤原 :在我们看来,设计是品牌的象征。在培养这一新设计的同时,也必须要培养Z系统,以及NIKKOR品牌。今后估计还会加入其他的设计要素,设计的进化之路才刚刚开始。
可伸缩镜筒设计为体现无反相机特色的小型化奠定基础
·部分变焦镜头采用了可伸缩镜筒设计,这样不是很难保证精度吗?
藤原 :如果说保证精度是为了维持光学性能的话,保证精度并不是非常困难。但这次采用的是无按钮可伸缩镜筒设计,对于从变焦的广角端切换到可伸缩镜筒设计的点击触感和力度,我们反复进行大量研究才定下了目标值。这是最难的地方。
其实,建议将可伸缩镜筒设计应用于全幅的是Z DX 16-50mm f/3.5-6.3 VR的设计人员。从开发采用可伸缩镜筒设计的Nikon1用镜头1 NIKKOR VR 10-30mm f/3.5-5.6的时候开始,他就和我一起工作,对小型化颇有见解。Nikon 1使用的1 NIKKOR VR 10-30mm f/3.5-5.6是通过按下按钮的方式来解除镜筒伸缩状态,使镜筒伸缩部分伸出则要通过其他操作,这一点备受诟病。但是因为可伸缩镜筒设计本身对于小型化效果上佳,所以我们曾经聊起过“想要采用没有操作按钮的可伸缩镜筒设计”。
Nikon 1 J1+1 NIKKOR VR 10-30mm f/3.5-5.6(2011年)
Nikon Z 50+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2019年)
作为无反相机的特点,小型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不过,Z卡口的卡口直径比较大,很难实现绝对意义上的小型化。但如果目的是要紧凑地整合系统,可伸缩镜筒设计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手段。尽管如此,倘若设计上没有余力,还是很难采用,比如说在大口径的正规镜头上就不容易做到。但最大光圈为F4的变焦镜头的卡口直径大,容易在卡口附近收纳可伸缩镜筒设计,所以这次我们在全程F4的标准变焦镜头和广角变焦镜头中采用了可伸缩镜筒设计。
·对长焦变焦镜头也有益处,虽然使用的时候略长一点,但携带方便。
坪野谷 :是的,长焦系统因为焦距的关系,镜头往往比较长,稍微短一点比较好。不只是长焦变焦,在思考小型化的时候,光学系统能缩小到什么程度、利用可伸缩镜筒设计能缩小到什么程度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重点。如果小型化可以全靠可伸缩镜筒设计,那么光学系统长一点也无所谓,光学设计就会非常轻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伸缩镜筒设计在光学方面是有益的。
·可伸缩镜筒设计有助于轻量化吗?
·什么类型的镜头适合可伸缩镜筒设计?
坪野谷:在镜头截面图上,如果镜头从前到后非常紧凑,就很难采用可伸缩镜筒设计。内部略有间隙的镜头比较容易采用可伸缩镜筒设计。
(下期将详细询问有关“NIKKOR Z 58mm f/0.95 S Noct”的内容)
杉本利彦
千叶大学工学部图像工学科毕业。早年作为摄影作家,曾痴迷于黑白精印。现在除了继续从事摄影师的工作之外,还为相机杂志、书籍等执笔相机相关报道。相机大奖赛2019评委。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