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EOS 7D如何突破像素瓶颈
太平洋电脑网:
原本大家认为APS发展到1500万像素级别到达了瓶颈,但是EOS7D像素突破到1800万像素,请问你们怎么看待和处理这个瓶颈问题的?
栗开宇:
APS-C感应器的尺寸是固定的,像素越高单个像素的面积越小,大家可以很好理解。按照以往观点,单个像素面积越小,噪点会更多,动态范围会更小,会影响画质。但是由于EOS7 D在影像感应器上采用新的技术,比如精密制作的工艺提高了,减小了像素的间距,提高单个感应器的开口率。另一方面在感应器上都会有一个微透镜,透镜与二级管的距离也缩小了,也提高了感应器的开口率。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特点,在像素中转化信号的是二级管,新产品的晶体管也做了很多改进,提高了信噪比。所有的改进技术合在一起实现了新产品高像素低噪点的结果。EOS 7D虽然像素达到了1800万,但依然可以保留到ISO6400或者到128000,在这个状态下动态范围很宽,这都是我们的技术改进,这个也很不容易。
山本 敏彦:
稍微补充一下,大家在考虑技术极限的时候,我希望大家或者建议大家把佳能公司的技术极限和其他公司的技术极限分开对比。我绝对不是和大家开玩笑,我在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全画幅数字单反什么时候推出的?7年以前。我想强调七年前我们做全画幅产品的时候,其他公司的人在做什么呢?他们根本没有把这个放在眼里呢,或者这件事其他厂商本身没有能力实现?在我们推出全画幅单反数字相机之后,索尼、尼康开始跟进,跟进之后也不再强调做这个是有技术极限、很难实现或者做这件事根本没有必要了。
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佳能往往是能够领先业界,在我们领先于业界之后不久其他公司会逐渐跟进,总是这样的。
栗开宇:
佳能在2002年的EOS 1N产品直到现在的EOS 5D Mark Ⅱ有多款全画幅产品,现在佳能全画幅的技术在全行业是最先进的。
中国摄影报:
刚才太平洋电脑网编辑提到的这个瓶颈问题也是我一直的疑问。很多业内发烧友也有这样的疑问,传感器的像素值提高是不是有瓶颈?这个瓶颈是否就是传感器每个单独的像素单元,二级管滤镜开口率在影响?
栗开宇:
刚才我简单提了一下,我们在感应器上提高开口率,这个开口率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它。我们在感应器上每个像素都会有一个微透镜,透镜与感光二极管之间的间隙越小,理论上开口率就越高。同样的光线透过滤镜以后,要达到二级管,这个距离越短,透光率会越高,这个距离现在缩短了,具体有没有极限,我们现在有一个具体的数据。
另外,本身晶体管就是电子产品,始终是在更新的,随着技术的发展是一直在往前走的,什么时候是个极限?现在我看不会有极限。电子二级管越先进,开口率会越高。
中国摄影报:
这次推出的EOS7D就像加强版,就像推出的汽车加强版,类似这种机器是暂时性推出的影像器材加强版,还是以后推出常态化的产品,比如低端也有这样的加强版,高端产品也有出现更强的加强版,还是仅仅在这个产品线上某一次产品的加强版?
山本 敏彦:
我的话是否能对你的疑问有解答,我自己也没有自信。我们这款新机型是EOS 7D,我们用了7这个数字,佳能使用单数字有它特定的哲学在里面。我们在一位数字产品当中,尤其是倾注了佳能全部的理念在里面,我们在这样的产品当中绝不允许有任何的妥协,希望大家不要有误解,现在我们开发的是中端机型,不会因为是一个中端机就在原来的系统中针对电子设备等进行替换性的小幅升级,比如电子模块价格便宜了就可以应用电子模块制作做部分性能增强版,不是这样的。我们的想法是一旦确定产品的规划,我们就要创造非常理想的机型提供给最为需要的目标用户,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机型,创造出这样的理想产品,我们会不遗余力开发。在这当中我们绝对不会妥协,我们会克服所有的技术困难完成,而不是简简单单应用市面上价格更便宜的零件和产品。
从我的角度出发,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在此提出大家对相机不满意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会成为佳能今后改进的参考与依据。
关于视频功能的问题
王小京:
视频是只能手动调焦?
山本 敏彦:
视频功能可以手动对焦与自动对焦,两种都可以。
PCHOME:
刚才山本先生和新堀先生对佳能EOS7D这款机型非常有自信,我想问新堀先生,EOS7D在开发过程有没有一个遗憾,或者哪方面的功能还要进一步加强?我做一个假设,我们现在马上要开发8D的话,有哪些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提升的东西?
新堀 谦一:
坦率地说,我们是倾佳能全力打造这款产品,佳能内部人员、开发人员对我们的产品非常满意,没有意见,我们今后肯定会不断改善,改善会反映在后继机型上。我们自己认为这是自信之作、自豪之作,我们自己无法提出意见,所以希望大家帮助我们提出意见将来更好的改进产品。
PCHOME:
如果有视频功能,在未来需要有更高速的系统来应对,这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
新堀 谦一:
我认为这对佳能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课题,不光相机需要高速对应,同时每一个镜头都需要高速对应,在镜头的改进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是我们今后的课题,尤其是涉及到镜头,镜头在动的时候可以发出噪音,这个噪音如果不能做到很好的静音处理,声音有可能录到音频当中,今后镜头如何实现静音化,是佳能今后努力的方向。
唐师曾:
我觉得摄像机是用腰部力量保持拍摄时机身稳定,而相机拍摄时是用双手握持,这样用相机拍摄动态视频的稳定性还需要改进吧
山本 敏彦:
在我们的展示台当中也有EOS 5D Mark Ⅱ产品的相关配件,例如专门用于单反相机拍摄视频的稳定架之类的产品,并且有很多相关附件器材厂商已经推出各种用途的非常好的配件,来满足这些特殊需求。佳能尽管非常擅长相机技术,但是像相机的支撑架等等这类产品,不可能都是佳能公司全部来制造,所以大家可以广泛选此类相应的配件配合我们相机使用。
主持人:
我提一个建议:如果立刻改动现有附件会很麻烦,能不能另做一个电子取景器的附件通过插在热靴上面进行取景,同样能够实现单反相机拍摄时同样稳定的握持?
新堀 谦一:
佳能今后也在考虑自己推出类似的产品,来解决这个问题。
主持人:
如果把相机的视频功能做得非常完善,对佳能DV产品会不会有威胁?
新堀 谦一:
我们会把带视频功能的相机和DV区别对待,现在DV产品不管到哪儿自动对焦方面做得都非常好,能够轻易拍到非常好的全高清影像,而且它是面向以电视为主的基本解决方案。坦率地说,单反相机的动画高清技术相对于DV来说,其动画拍摄功能实现的艺术性还有很大潜力值得发掘。
我在这里介绍一下简单的背景情况,比如召开儿童运动会,给孩子拍照片或者动态影像。如果用DV来拍动态影像可以拍得非常清晰,孩子不管在哪里跑动视频都可以拍得非常清晰,而且实现起来并不难。如果用普通的单反相机来拍视频,在每个瞬间拍得非常清晰,就要求拍摄者有非常强的技术,想实现拍摄运动的过程非常需要技术。也就是说大家在使用DV的时候可以拍更为清晰或者艺术性更强的场景,而在摄影时突然需要拍摄录像的时候,而手里只有相机时,也可以利用单反相机的视频功能。
主持人:
现在DV也能DC,DC也能DV,您觉得这种融合一定是一个大方向吗?
山本 敏彦:
大家的这种心情我非常理解,因为大家越来越多地使用单反相机了。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比如大家可以拿出自己的手机看一下,现在的手机基本上都带照相功能,可以拍照。那是不是有了手机之后,今后卡片型数码相机会淘汰呢?结果不是这样的,结果是手机拍照像素已经达到了一千万,但带相机镜头的手机仍然没有淘汰卡片型数码相机,大家会根据自己的目的来选择相应的产品,完全取决于用户的需求,这样的产品是不会消失的。
咔啪:
我们发现EOS7D里面的菜单相比佳能之前的机器进行了调整,这种调整带来操作性很大的改进,这种调整是暂时性的调整,还是佳能以后的机型全会进行这样的调整?
新堀 谦一:
今后多种多样的调整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以及不同的产品线逐渐实现的,您刚才用“调整”这个词,“调整”涉及到方方面面,简简单单用“调整”无法表达我们做的工作,包括产品的开发花费大量的资金与精力。今后在不同的产品当中,我们会根据产品的定位、产品的功能考虑在产品中增加什么样的功能、调整,这完全是根据不同的产品线和用户需求来决定的。
中国摄影报:
今天7D发布了,这个用户人群的EOS俱乐部什么时候出来?
山本 敏彦:
关于这一点,我们也是有充分考虑的,但现在我们没有决定在哪个城市建设EOS俱乐部,我们要根据城市的情况决定相应的俱乐部,佳能肯定会展开这方面的活动。
李根兴:
还有7D延伸的问题,希望以后多开这样的会议,可以请一些高端发烧友来谈谈,会更好一些。
山本 敏彦:
我们今后会请一些高端发烧友来聊这样的事情。
主持人:
今天意犹未尽,畅所欲言,大家谈了很多关于7D相机的问题。我冒昧代表佳能公司,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摄影师的出席,反过头来我代表媒体记者,感谢佳能各位能够非常顺畅地解答大家的问题。
吉冈 达生:
我听到大家刚才的探讨非常热烈,我也非常高兴。刚才我的同事也介绍了中国的摄影发烧友数量是最多的,相信今后也进一步充分开拓和大家交流的机会,和大家在交流当中吸收发烧友及专业人士的意见,我们把意见反映到东京总部开发出更好的机型,大家一起开创出更加美好的影像文化。
李根兴:
请问吉冈先生希望7D在中国的销售拿世界冠军吗?有这个信心吗?
吉冈 达生:
有自信,没有问题。
主持人:
我们也预祝佳能公司在这个产品上面取得更辉煌的销售业绩,谢谢各位。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