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器材频道 > 器材故事 > 正文

神话是如何缔造的?从徕卡旁轴相机看徕卡文化

0 2010-09-25 17:41:46   蜂鸟网   作者:windy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起因

    徕卡相机的历史,要追溯到1911年,让我们永远记住奥斯卡•巴纳克这位伟大的先驱。巴纳克先生早年曾经在蔡司工厂做技师,1911年,巴纳克先生经过朋友介绍进入了徕茨公司。当时的徕茨公司坐落于德国中西部,一个绿色山丘之间名为Wetzlar(威兹勒)的小镇。

巅峰境界 从徕卡旁轴相机看徕卡文化
奥斯卡•巴纳克——徕卡相机的发明人

    奥斯卡•巴纳克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机械工程师,也是一个户外摄影爱好者。但是当时的相机都十分笨重,因为没有放大技术,需要多大照片就要用多大底片,而相机又都是木头制作的。巴纳克先生个小体弱,承受不了沉重的大相机,这使他萌生了要做一个小巧、袖珍相机的想法。然后通过放大技术获得高质量的照片。

巅峰境界 从徕卡旁轴相机看徕卡文化
1957年位于韦茨拉(Wetzlar)的徕卡工厂

Ur徕卡的诞生

    巴纳克先生喜欢用电影机拍摄短片,那时他已沉迷于电影机,所以他熟悉拍电影使用的35毫米电影胶片。于是,他便设计了一种使用35毫米电影胶片、可拍摄24 ×36mm规格底片的小型相机。这就是徕卡原型相机,被称为“Ur徕卡”,也是世界上第一款135相机,这一年是1913年。

巅峰境界 从徕卡旁轴相机看徕卡文化
Ur徕卡

    TIPS:“Ur-”通常可以翻译成“远古”或“事物之初”,由于在德语中,照相机是一个阴性的词,因此“Ur-Leica”可以直译为“所有徕卡之母”(The Mother of all Leicas)。通常大家将其意译为“史前徕卡”。

巅峰境界 从徕卡旁轴相机看徕卡文化
徕卡博物馆收藏的Ur-Leica

  当时,巴纳克手工制造了两台原型样机,第一台机的镜头采用5片镜片、50mm、1:3.5镜头,另一台原型机的镜头是42mm、1:4.5的6片式镜头,可以拍摄40张底片。前一台原型机一直归巴纳克先生自己使用,在奥斯卡•巴纳克先生谢世之后,一直归巴纳克家族所有。二战期间,这台相机被慕尼黑“德国博物馆”(Deutsches Museum)收藏,并得以幸免于难。20世纪60年代,它再次付拍。据徕卡公司人员介绍,今天,它为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日本收藏家私人所有。

    采用42mm、1:4.5、6片镜片镜头的另一台原型机,曾经在1914年陪伴厄内斯特•徕兹二世(Ernst Leitz II,徕兹公司老板)完成了整个美国之旅。如今收藏于德国徕卡照相机公司的博物馆里面。

巅峰境界 从徕卡旁轴相机看徕卡文化
原型机拍摄的街景

    巴纳克先生用这台原型相机照了很多照片进行实验,事实证明,用这种小底片拍摄的胶片放大之后是能够得到一张满意的、高质量的照片的。巴纳克的想法在实践中得到了证实。

    TIPS:

    三号原型机:传说巴纳克先生大约在1918-1920年期间还曾制造了第三台原型相机。与Ur-Leicas相反,这台相机各项发明已经很成熟,与后来的生产型相机——特别是第一批“0系列相机”(德文为Nullserie)十分接近。3号原型机(Prototype # 3)最后得以保留至今。    仿制Ur-leica:曾经有一小批意大利生产的徕卡Ur-Leica复制机真正地从外观到使用完全模仿Ur-Leica的每一个细节,但今天已经很难寻觅这批相机的踪迹。

    而徕兹公司自己也曾做过Ur徕卡的复制机。根据徕卡内部的相关消息称:Ur-Leica复制机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徕兹威兹勒工厂为训练部培训员工而制造的。直到90年代初,他们都以1890德国马克的价格向代理商和零售商提供过这种复制机,但精确的数字在文献中没有记载,估计累计制造了400-500台。它们既没有编入产品目录,也没有在其它正式资料中提及过它。

    徕卡75:就在制造原型机的时候,徕卡尝试了一种可以装75张胶片的相机

巅峰境界 从徕卡旁轴相机看徕卡文化
徕卡75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