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器材频道 > 器材故事 > 正文

稳定至上 佳能IS镜头防抖技术发展史话

0 2012-05-24 06:57:00   蜂鸟网   作者:赵陆陆   责编: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首先,我们来看看IS技术的工作原理,实际上在具备此系统的镜头内设计了由两只陀螺传感器组成的检测单元,微处理器和光学修正系统三个部分而组成的结构。

稳定至上  佳能IS镜头防抖技术发展史话
防抖元件在镜头中

    IS技术包括两只陀螺传感器组成的检测单元,微处理器和光学修正系统三个部分。靠两只陀螺传感器分别检测来自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振动,而且可以检测到相机振动的方向和大小,再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经过判断计算,现对镜头的光学修正系统发出驱动指令,使光学修正系统向某一方向移动。(光学修正系统是一个由线圈驱动,可上下左右移动的光学镜组,其位置另由红外线装置检测定位),通过光学修正系统的补偿运动,使投射到焦平面的影像保持稳定。

稳定至上  佳能IS镜头防抖技术发展史话
佳能 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镜头

    佳能最早推出IS技术是早在1995年,当时推出此项技术在业内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并且由此造就了佳能在镜头光学防抖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主要体现在能够提供2级快门补偿功能上。目前市面上销售的EF28-135 mm f/3.5-5.6 IS USM以及EF100-400 mm f/4.5-5.6 L IS USM使用的便是此种技术。

    不过万事开头难,虽然此项技术在当时来说非常先进,但是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使用三脚架时拍摄时必须关掉IS功能,否则IS系统会有BUG。这是因为“当没有足够的运动被IS系统检测到的时候,镜头运动可能被某种电子反馈所影响,使到相机在三脚架上的时候IS镜头组被移动”,或者由于对反光板回落或其它相关部件的震动做出不必要的补偿,由此反而会降低成像质量。

稳定至上  佳能IS镜头防抖技术发展史话
佳能IS技术分解图

    而之后之处的第二代产品在IS系统方面则加入了较大的改进,不但能够提升到提升3级快门补偿,并且针对脚架状态下具备了自动检测功能。用户在半按快门后0.5秒IS补偿镜组即可达到最佳控制状态,比前一代IS系统快了一倍。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