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器材频道 > 评论观点 > 正文

摄影器材多元发展的纠结与悬念

0 2011-03-10 10:10:09   蜂鸟网   作者:万戈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升级与成本的瓶颈,盈利与需求的纠结

玩家们在为全画幅的升级停滞失落和纠结,其实从当下器材新品的走势背后,也可以看到研发和生产制造者的纠结。2003年《人民日报》旗下的《市场报》曾报道当时“300万像素成数码相机竞争焦点”, 不到5年时间,厂商你追我赶的像素升级竞赛,就让全画幅数码单反一举迈过2000万像素大关,目前甚至包括传感器还没有指甲盖大的民用小DC在内,市场主流数码相机产品普遍已在1200万像素以上。像素数的不断提升,对于数码相机传感器芯片、处理器和电池等核心部件的性能要求越高,设计、制造难度和成本越来越成为制约瓶颈。而基于传统胶片时代沿革而来的35mm镜头体系,在光学分辨率上的极限也更将成为数码像素升级难以逾越的障碍。

2009,徕卡S2以大于35mm全画幅的新尺寸传感器“破格”而出,打造了数码相机规格创新的一个神话,似乎昭示了数码相机未来像素“破局”的方向。然而以“奢侈品”著称的徕卡,凭借高贵的身价和OEM的制造体系,即便同时拥有45×30mm35mm全幅、APS4/31/1.63英寸、1/2.32英寸等6种规格传感器产品系列,也无需操心产能问题。而对于佳能、尼康、索尼等面向摄影大众的主流相机品牌,传感器的“破格”意味着包括镜头体系在内的高额改造成本,更有丢失庞大传统用户群的巨大风险。可以说,升级与成本、市场的矛盾纠结,某种程度上正是2010年全画幅停滞,而以“单电”、“微单”另辟杀场背后的暗像。

2010年一系列打破传统概念的新技术功能的出现,的确给人们带来许多惊喜,但其中也有不同声音。在一些职业摄影师和资深摄影爱好者看来,数码相机上越来越多代替人脑的自动化功能,误导初学者忽视基本摄影技能的学习,有违摄影“以人为本”的观念,剥夺了摄影者在拍摄过程中的许多享受和操作乐趣。甚至有人认为,数码相机过多的功能和复杂的操控设计不仅不具实用性,而且对于购买者的投入实际造成浪费。

摄影器材厂商作为设计制造者对这类观点如何解释,这里可以借几个小事来说明。2010年,数码产品中最风靡的莫过于“苹果4代”。就曾有不同品牌相机厂商的人士多次在不同场合非常羡慕地表示,期望自己品牌的相机有朝一日也能像iPhone手机一样,卖到需要凭身份证登记限量。还曾听到一些品牌相机厂商人士感叹,现在汽车的购买量大到要限量摇号,为什么比汽车要便宜太多的数码相机,销量却远比不上汽车?

往年厂商举办新品发布或接受媒体采访,多是讲自己的产品理念,宣传新品的先进性能。而就在2010年摄影器材产品和技术功能大量“创新”的局势下,却不止一次有厂商的人士在访谈中反问媒体:“你们需要什么样的相机?你们希望相机有什么样的功能?”

手机和汽车属于大众化生活用品,上述厂商拿相机做比较的观念,正说明数码相机厂商希望产品实现最大化的销售,自然在功能上就必须尽量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如果仅“资深小众设计,高额的产品设计研发和营销成本,在数码时代快速更新换代和激烈市场竞争中根本难以获得回报。然而在迎合和定位不同人群的需求上,厂商似乎也有着“摸不到脉”的纠结,NEX-5C“歪打正着”的市场传奇其实就是一个现实的例证。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