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器材频道 > 评论观点 > 正文

如何用照片讲故事 佳能“感动典藏”讲座

0 2012-08-17 05:49:00   蜂鸟网   作者:施辰舞   责编: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编辑观点

    此届佳能“感动典藏”摄影大赛在即将收官之际还为广大影友带来了精彩的学术讲座,是值得称赞的,一方面让影友们对主办方来年的大赛充满期待,一方面也真正让参与者能够收获知识。

如何用照片讲故事 佳能“感动典藏”讲座
黑明老师在讲述影像背后的故事

    其实不仅观众感受收获颇多,就连笔者也收获了不少,在这里笔者也把自己对于参加本次黑明和任悦老师对谈的感受做点小小的整理,和各位朋友分享。

关于参赛:

    这次的对谈是依托于佳能的“感动典藏”影赛,自然少不了谈及参赛投稿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黑明和任悦老师谈了自己的想法。

    第一,他鼓励大家创作更新的作品来参赛,强调了不必用往年投过的稿件再来投稿。黑明老师坦言,作为评委,大赛的每一份作品他们都会仔细研究,去年他也是评委,如果是投过的稿子,他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笔者也认为,参赛不像买彩票,每期都买同样数字的方式不是很有效,我们也认为摄影人应该去探索更新的世界。

    第二,选题要有深度,避免一些流于表面的作品,黑明老师就这个问题还讲述了一个影友请他指点作品,结果500张全是荷花的小故事。

    第三,鼓励组照,二位老师都谈到,随着大赛水平的提高,提交组照的影友越来越多,这是一种进步。笔者也认为,现实的讲单张照片的表现力是有限的,特别是纪实领域,组照往往能更好的反映这个社会的环境和事件的多重方面。

如何用照片讲故事 佳能“感动典藏”讲座
二位老师正在阐述如何才能做好纪实摄影

关于影像的深度:

    每人都想拍出和大师们一样有深度的照片,但做为普通影友和大师究竟有什么差距呢,这里二位老师也提到了怎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纪实摄影,笔者根据自己的感受总结几点。

    第一,要思考,现在照片的同质化太严重了,也太随意,互动的影友中有人拍北京的胡同,但如若没有找到独特的视角,没有深刻的了解胡同中的文化,那又和国外游客的旅游照片有什么区别呢?也有拍摄日本的摩天轮,照片很美,但表现不出社会意义,甚至无法辨认出拍摄地。这些作品其实可以通过更深的思考,转变下角度,从而就能得到升华。

    第二,时间的积淀,一个纪实摄影题材往往是经过长时间拍摄和研究才得以成功的,活动中一位互动影友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表现的是市政工人在夜深人静时我们所不知道的辛勤劳动。笔者认为这个题材很好,而且作者的用光、构图都很专业,但不足的是图片并不多,是一个偶然环境下仓促拍摄的,所以二位老师给出的建议也是:如果想拍好这个题材,可以做好功课,用更多的时间更深入的寻找该题材的素材进行拍摄。

    第三,故事性,讲座中最高潮的部分就是黑明老师讲述他和被拍摄者之间友谊以及被摄者身后故事的环节。这个环节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一个摄影人的不易与执着,黑明老师可以为每张他所拍摄的照片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正是这些图片背后的故事支撑着读者眼前的那些照片,让照片中的世界丰满起来。

    正如莎翁所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每个活动的参与者都得到了不同的收获,笔者简单的整理并不能让每个读者满意,但希望能够给喜欢纪实摄影以及参加比赛的朋友一些参考。

关于大赛详情可登录: http://www.canon.com.cn/specialsite/contest2012/index.html

·扩展阅读
  1.佳能摄影大赛 孟京辉、郭三省谈影像活动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