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器材频道 > 新闻资讯 > 正文

黑明、贾樟柯北影对谈“影像·人·理想”

0 2013-06-20 06:59:00   蜂鸟网   作者:高帅   责编: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讲述影像中“人”的故事

    在以“人”和“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备受关注的今天,本届佳能“感动典藏”摄影大赛也特别设立了专业人文组。很多影像创作者将视点落在身边的人和他们的生活上,然而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准确的捕捉到人物的特性,讲述特别的故事,让更多人产生共鸣呢?

黑明、贾樟柯北影对谈“影像·人·理想”
活动现场

    黑明老师以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到2013年的《走过青春》、《公民影像》等七组共百余张作品为例,展示了他对人物、人生以及社会的刻画与纪实。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通过多年坚持不懈拍摄的系列组照,为此,他历尽艰辛,饱尝人间悲喜。30年来,除了将珍贵的作品奉献给社会之外,他更收获了与被摄者的友谊。甚至还通过作品挽救了被摄者的生命:他拍摄的一张病人的照片后来被刊登在报上,读者被照片及病人的遭遇所打动,最后大家帮助他实现了换肾手术。

黑明、贾樟柯北影对谈“影像·人·理想” 黑明、贾樟柯北影对谈“影像·人·理想”
黑明作品《走过青春》(左)和他早期作品《铁饭碗》(右)

    黑明老师总结道:“很多人误以为记录是很简单的,其实不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蕴藏着非常多的美感,在处理视觉画面的时候,这些东西能够带给我一种情绪上的影响。最重要的不是纪实,而是美,在那些时刻,我们能够捕捉到、感受到一个人真正打动你的美感。”

    以电影作品关注“普通人”的贾樟柯老师则表示:“当我有机会成为一个创作者、有机会发表自己的作品、创作自己的电影的时候,我觉得你的思路肯定还会全部在人身上。”他向现场观众分享了《工厂记忆》和电影《天注定》剧照两部作品。

黑明、贾樟柯北影对谈“影像·人·理想”
贾樟柯摄影作品《工厂记忆》

  《工厂记忆》是2007年贾樟柯在拍摄《二十四城记》取景时“偶得”的一组作品,他在废弃的厂房中成为一个拍照者、一个“拾荒者”。这组作品是由受访者照片和捡到的旧票据、旧证件、旧照片拼合而成的;而今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获奖作品《天注定》,则是采用戏剧化的手法表现近几年发生在底层人物身上的突发事件,希望借此来重新面对事件并反思。 

    贾樟柯说:“很难想象一个作品焦点不在人上,我觉得我在这个过程里面,我觉得你总有一个表达最原始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就是人。如果我不是因为被人感动,被人的命运所震惊,我觉得我不会有这样创作的冲动。”

黑明、贾樟柯北影对谈“影像·人·理想”
活动现场

    通过两位老师的对谈,我们知道好的作品是可以讲故事的。在本届摄影大赛数千幅人文作品背后,都蕴含着不同的故事。摄影人们正在拿起相机记录普通或不普通的人和事,并展现给更多的人。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